自古以來,人類對長壽的渴望從未停歇…
歷史上有人跋山涉水尋求求仙之道,為的就是長壽;有的人尋遍天下古藥材煉丹,渴望的也是長生不老…
然而,歷史可見,盲目的追求長壽者往往最后都害了自己。
比如現代社會,有些騙子正因為掌握了老年人一心想求長壽的心理,便開始向他們兜售各種保健品,這些三無產品輕則傷身,重則導致老人淪落人財兩空
而為了找到人類常說的秘密,哈佛大學做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從1938年就已經開始了,至今已有80年時間。
而且調查研究的對象涉及到了各個職業,比如博士、律師、底層人等等。
研究人員將這些志愿者分成兩組,一組為長壽組,一組為短壽組。
經過80多年的觀察發現,長壽主的人身上有一個共性:壽命長的人,從來不是靠多運動,而是靠以下三點:
第一,良好的人際關系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能夠和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關系,那么他們就會感覺到自己是被家人朋友愛人所深深愛著的,他們會積極的參與周圍人的互動,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從中獲得幸福感,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
這些不同的感受,反過來又會影響到他們的壽命。
當然,這里所謂的良好人際關系,不僅包含了親情,還包括友情,愛情,甚至包含了人們以這個社會上的個體所建立的任何一種聯系。
比如,你在工作中與上下等級之間的關系;你在讀書期間與老師,學生之間的關系;你在工作中與同事之間的關系等等。
這些良好的人際關系,都將讓人們找到安全感和歸屬感。
而那些不斷消耗自己能量的人際關系,才是影響人長壽的關鍵。
第二,有意義的工作
對于我們普通大眾來說,工作應該是又愛又恨的,愛它是因為他可以為我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恨它則是因為現在的工作侵占了個體過多的私人空間。
而且現在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不論是工作才幾年的年輕人,還是已經工作多年的中年人,他們很多人都渴望早點退休。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一方面是因為工作沒有意義,多年的“內卷”“內耗”已經讓他們筋疲力盡。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相對于高薪、無意義的工作,人們更愿意選擇低薪、有意義的工作。
因為工作的意義除了它能夠給人們提供經濟保障以外,同樣也能為人們提供價值感。
比如當今社會,很多人年輕人寧愿去跑外賣送快遞,也不愿意去工廠做流水線,之所以會如此,用當代年輕人的話來說,工廠的日復一日,會讓人產生一種低價值感。
這也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工作不僅僅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生活。如果本末倒置,人們的心理就會產生抵觸,年輕人就會選擇逃離無意義的工作,畢竟有意義的工作才能夠讓人更加快樂。
而快樂才是長壽的真正秘訣
心理學的角度,樂觀的心態才有助于人們延長壽命。
第三,良好的心態和勞逸結合
哈佛大學此項研究中透露了一點,人是需要勞逸結合,不能太過勞累的,尤其是在身體感到疲勞的時候,一定要及時休息,這樣不僅可以緩解身體的疲勞,還可以疏導心理的壓力。
然而現實中,年輕人面臨著職場競爭壓力,各種996、007,終日難以緩解疲勞;
老年人生活在各種攀比中,比養老金、比兒女賺錢,一事不如意,就終日心情郁結;
很多少年也陷入了表面的虛榮中,看到網上各種炫富,總抱怨生活的不公,別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
長期的不良心態,更是影響我們長壽的關鍵所在!
總之,人的體能和心理能量都是十分有限的,不能一直沒有底線的消耗,適當停下來休息,緩沖一下,這樣身體的能量才會越來越充沛。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