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回應中美是否就貿易問題設定見面日期時表示,中方與美方相關主管部門一直保持溝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中方一貫主張,對于經貿領域的分歧和爭議,中美雙方應秉持積極合作的態度,通過平等對話、加強溝通,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但需要強調的是,任何形式的溝通和磋商都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威脅、要挾只會適得其反。希望美方與中方一道,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回到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問題的正確軌道上來。
特朗普(資料圖)
就在不久前,美國政府此前表示將于4月起對每個外國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最新消息指出,這一政策或將更具有“針對性”。特朗普政府官員消息指出,4月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會把一些國家排除在外;鋼鋁關稅可能不會“簡單疊加”;針對汽車、半導體等特定行業的關稅不太可能于4月宣布。彭博社指出,在總統正式宣布相關決定前,仍有諸多變數。特朗普最初提議對全球全面征收“統一關稅”,隨后演變成了“對等關稅”。目前尚不清楚更具“針對性”的關稅中具體將包括哪些國家。
美國的“對等關稅”計劃如果付諸實施,將顛覆現有國際貿易秩序的基石,成為引發全球貿易戰的多米諾骨牌。最惠國待遇原則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石,確保成員之間的貿易關系建立在非歧視性基礎上,來自不同成員的同類產品享受相同待遇。美國的“對等關稅”計劃,根據美國自身認定的所謂“不公平”情況,對不同國家和地區設置不同關稅,有針對性地提高商品關稅,無疑將動搖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石,引發全球貿易體系碎片化。
美國智庫凱托學會以咖啡為例分析指出,美國是咖啡消費大國,但美國咖啡豆因地理氣候等原因而產量相對較少、成本相對較高,美國從咖啡豆生產成本相對低的國家進口咖啡豆,雙方都可受益。目前,美國對進口生咖啡豆不征收關稅,而巴西作為咖啡豆生產大國和對美出口咖啡豆最多的國家,一直對本國進口的咖啡豆征收9%左右的關稅。這是基于經濟學比較優勢原理形成的結果。然而,一旦套用“對等關稅”,這不僅無益于提升美國咖啡豆出口,同時將損害數百萬美國咖啡烘焙商和成千上萬美國消費者的利益。
全球貿易(資料圖)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對原產于美國的大豆等加征最高達15%的關稅。針對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這是中國采取的第二輪反制措施。由于市場對美國農產品的需求可能減少,多種農產品價格下跌。農民是特朗普政府重要支持群體,關稅將對美國農民造成打擊,繼而動搖特朗普政府的選民基礎。此舉旨在打擊特朗普政府農業票倉,迫使其調整關稅政策。 特朗普第一任期,美中爆發貿易戰,當時中國也將美國農產品列為加征關稅對象。
美國農業部門將中國作為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但近年來出口量有所下降。據統計,2024年中國累計進口玉米1376萬噸,其中207.26萬噸來自美國。美國曾是中國的主要玉米供應國,但近年來已被巴西和烏克蘭超越。至于小麥,2024年中國從美國進口190萬噸小麥,約占小麥進口總量的17.3%。據報道,近年來中國對美國大豆的依賴度持續下降,2024年中國進口大豆對美國大豆的進口依賴度在20%左右,這一趨勢使得巴西等國受益,巴西大豆已經占到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70%左右。
白宮(資料圖)
一些美國企業已經警告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面后果。特斯拉日前致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警告高額關稅將損害美國公司。特斯拉表示,過高的關稅將推高美國必要進口商品的成本。貿易爭端還將面臨報復性措施,造成美國出口電動汽車的關稅增加,美國出口商必然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特斯拉認為,即使積極推進供應鏈本地化,“某些零部件在美國境內采購仍然困難或不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