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從鋼鋁到威士忌,美歐關稅戰正在開辟新的戰線。據新華社報道,針對歐盟為報復鋼鋁關稅而計劃對美國威士忌產品加征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威脅將對歐盟酒類產品征收200%關稅。輿論認為,特朗普的最新威脅意味著美歐貿易爭端更趨激烈,酒類產品正成為關鍵摩擦點。前幾日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再度“炮轟”歐盟,稱其是“世界上最具敵意和壓榨性的稅收和關稅機構之一”,“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占美國的便宜”。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要的是一個聽話的歐盟,當歐盟出現兩種聲音,且矛盾無法調和時,特朗普就要對歐盟動大手術了,剔除那些反對者,比如反對接收難民,想要組建歐洲自己的防務計劃的勢力,這些都是美國不希望看到的。最近圍繞俄烏沖突,特朗普和歐盟的分歧正在擴大,表面上特朗普在批評歐洲在防務上過于依賴美國,其實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特朗普只不過是不想承擔經濟方面的義務而已。在歐盟內部,掌控著更多資源,或者得到美國更多經濟紅利的國家,向來是逆來順受的,比如德國。
但是歐盟畢竟是一個結合組織,在過去,特朗普政府曾推出過一系列引發爭議的策略,如削減政府規模、取消氣候政策等。而這些舉措背后往往都有“傳統基金會”的影子。這些政策大多被特朗普所執行,無不在顯示著該智庫對特朗普執政的巨大影響力。如今,歐洲自由派人士心中的擔憂并非沒有根據。他們不僅要面對特朗普可能對歐盟施加的關稅壓力,還不得不處理自身內部并不那么團結的問題。此外,由于俄烏沖突,歐盟不僅要在烏克蘭問題上痛苦抉擇,還陷入了能源危機。
馮德萊恩(資料圖)
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在訪美期間,與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西特進行了會面。謝夫喬維奇把姿態放得很低,他表示歐盟依舊希望與特朗普政府達成一項互惠貿易協議,并提出與美方在一些對華政策領域進行合作的想法。緊接著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特意赴美見特朗普,會談中他也硬扯上中國,還玩起“禍水東引”的招數,馬克龍聲稱美國的首要任務是對華加稅,而且美國不能同時對中國和歐洲發動貿易戰。
美國過去支持歐洲一體化,是怕歐洲再打起來讓蘇聯撿漏,順便讓自家企業賺歐洲錢。但如今歐盟翅膀硬了,不僅想用歐元來挑戰美元,還總想擴權 “聯邦化”。比如馮德萊恩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時,就繞開了成員國協商,直接由歐洲議會黨團推舉,擺明了要集權。特朗普哪能由著歐盟如此“造反”,如果說之前歐盟還符合美國的利益,但如今美國戰略收縮,有沒有歐盟也就無關緊要了,“肢解”歐盟才是當務之急。
馬克龍(資料圖)
環球時報報道,葡萄牙國務部長兼外長蘭熱爾近日訪華,葡《觀察者》網站報道稱:“外交部長此次訪華,打破了葡萄牙5年多來沒有高層訪問北京的局面。”據葡萄牙媒體報道,蘭熱爾將與中國外長王毅舉行中葡第二次外長級戰略對話,參加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并在行程的最后一天訪問澳門。此外另一位歐洲國家政要——法國歐洲和外交部長巴羅也將訪華。法國《晨報》近日報道稱,巴羅將于近期訪問北京、上海。
盡管困境重重,歐洲仍存一線生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達沃斯論壇呼吁與中國“建立更平衡的關系”,試圖通過經貿合作緩解壓力。中歐在電動車、綠色技術等領域的博弈雖存矛盾,但雙方均有意避免貿易戰,2025年中歐建交50周年或成深化合作的契機。 此外,歐盟精英開始反思戰略自主路徑,提出整合內部市場、簡化行政程序、加大科技投資等措施。若能在政治動蕩中凝聚共識,歐洲或可依托33.5萬億歐元家庭儲蓄和空客、阿斯麥等技術巨頭重振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