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擔任伊朗政府分管戰略事務的副總統半年后,伊朗改革派代表人物、資深外交官賈瓦德·扎里夫近日宣布辭職。此前一天,同為改革派的伊朗政府經濟部長阿卜杜勒納賽爾·赫馬提遭到議會彈劾。這意味著,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連續失去了兩位推進其改革進程的重要助手。在伊朗,副總統由總統直接任命,無須通過議會投票。扎里夫辭職前,佩澤希齊揚政府共有14位副總統,扎里夫擔任的“戰略事務副總統”是為他“特設”的新職位。
與此同時,需要強調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6日稱已致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伊朗方面12日確認已收到該信。綜合美國Axios新聞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9日報道,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在該信中提議就新的核協議進行談判,并明確表示伊朗必須在兩個月內達成協議。
Axios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特朗普在該信件中“措辭強硬”,在提議就新的核協議進行談判的同時也警告伊朗稱,如果伊朗拒絕該提議并繼續推進其核計劃,將面臨嚴重后果。
特朗普與哈梅內伊(資料圖)
輿論注意到,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他的態度似乎與“1.0時期”有些不同,對伊朗“軟硬兼施”。“特朗普1.0”時期,美國于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2015年簽署的伊核協議,對伊朗實施“極限施壓”政策。2019年5月以來,伊朗逐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但承諾所采取措施“可逆”。但去年11月,特朗普贏得大選后,有伊朗官員證實,其親密顧問、美國企業家馬斯克在紐約會見了伊朗駐聯合國大使, 討論如何緩解伊朗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系。
2015年7月,伊朗與中美俄等六國達成《伊核協議》,伊朗承諾限制核計劃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制裁。這一協議曾被視作外交典范,但2018年特朗普政府單方面退出協議并重啟制裁,導致局勢逆轉。2019年起,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協議部分條款,但仍強調措施“可逆”,這種反復為今日矛盾埋下伏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此前強調,伊朗不會被外部壓力所左右,也不會因制裁而在核心利益上讓步。
特朗普(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扎里夫的這次離職可不是第一次,早在2019年就辭職過一次職務,那次是為了抗議時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訪問伊朗,而沒有事先告知過他,去年上任副總統僅僅10天,他就對外宣布,要辭去副總統的職務,按照德新社的說法,是因為與佩澤希齊揚有分歧,只不過在那次宣布辭職后,11天就重新回到崗位,顯然他和佩澤希齊揚達成和解,并且在去年佩澤希齊揚競選總統時,扎里夫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據環球時報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稱,扎里夫日前在社交平臺上確認了辭職的消息,稱作出該決定是為“避免給政府帶來更多壓力”。據伊朗國家通訊社報道,扎里夫稱,伊朗司法總監埃杰伊建議自己重返大學教書,他立即接受了這一建議,因為不希望“成為(政府的)累贅”。據塔斯尼姆通訊社報道,扎里夫還稱,在過去六個月,他和家人面臨外界的侮辱、誹謗、威脅和痛苦,但仍然竭盡全力保護國家利益。
扎里夫(資料圖)
而伊朗媒體原因相關政府官員透露稱,扎里夫辭職一事并不簡單,因為他的兩個孩子都擁有伊朗和美國雙重國籍,而根據伊朗關于敏感職業的條例,任命扎里夫為副總統的行為是“非法”的,這才有了扎里夫宣稱自己遭受誹謗和威脅的論述。如果該消息為真,就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關系,扎里夫別說是擔任副總統了,就是政府政府高層都是總統的失職。
此外,更加讓人意外的是,據沙特阿拉伯媒體阿拉伯衛星電視臺(Al Arabiya)報道,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表示,盡管他個人支持與美國對話,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反對,伊朗就不會與美國進行對話。佩澤希齊揚強調,他的政府將跟隨哈梅內伊對美國的立場“直到最后”。“當最高領袖確定方向時,我們必須適應它,為了適應,我們必須試圖找到一種方法。”報道稱,佩澤希齊揚的上述發言是在伊朗議會罷免伊朗財經部長赫馬提時發表的。這場罷免發生之際,來自美國的新經濟壓力再次襲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