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特朗普總統似乎發明了一種新的經濟政策武器。他威脅將對從委內瑞拉購買石油的國家征收所謂的“二級關稅”,以切斷委內瑞拉與其他國家的石油貿易。
這項威脅通過Truth Social郵件發出,隨后在行政命令中得到證實。特朗普稱如果各國從委內瑞拉購買石油和天然氣,可能面臨被美國加征25%的關稅,而委內瑞拉已經受到美國嚴厲制裁。特朗普稱委內瑞拉向美國派送了“數萬名罪犯”,此舉旨在向委內瑞拉施壓。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賦予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自4月2日起自行決定是否對直接或間接進口委內瑞拉石油的國家征收25%的關稅。
雖然該命令沒有明確說明哪些國家將成為征收二級關稅的對象,但它明確指出,如果對中國征收此類關稅,則不僅適用于大陸,也適用于香港和澳門。除委內瑞拉外,中國是該命令中唯一被點名的國家。
“中國是此次制裁的主要目標,因為中國實際上是委內瑞拉石油的主要買家,”休斯頓萊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拉丁美洲能源政策主任弗朗西斯科·莫納爾迪說。“如果不是因為中國,他們就不必征收二次關稅。”
這一新方法增加了特朗普利用美國的經濟影響力作為實現其外交和國內政策目標的杠桿。這一想法似乎肯定會加劇與拉丁美洲國家在移民和外交政策方面的緊張關系。
“這是經濟戰的新概念,”莫納爾迪說。“它如何執行?當然還不清楚。”
特朗普似乎在利用這一威脅,將關稅和所謂的“二級制裁”結合起來,二級制裁是可以對與受制裁實體做生意的其他國家或個人實施的經濟懲罰。鑒于委內瑞拉石油銷往美國、西班牙、印度和黑市,他的“二級關稅”的目標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專家表示,特朗普此舉是可以理解的,他曾表示不太愿意實施金融制裁。去年9月,他稱制裁有可能摧毀美元和“美元所代表的一切”。他說,關稅既可以用作談判工具,也可以用作增加收入的手段。
關稅提供了增加或減少罰款金額的選項,這表明,如果從委內瑞拉購買能源的國家繼續違反美國政策,特朗普可能會將其關稅提高至30%或更多,或者如果他們在滿足美國要求方面取得進展,特朗普可能會慢慢降低這一比例。
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高級主任喬希·利普斯基表示:“有時他(特朗普)將關稅視為一種制裁形式。他相信,而且自競選以來,他一直明確表示,金融制裁會導致去美元化。”
利普斯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前總統喬·拜登可能擴大了經濟治國工具的使用范圍。但特朗普正在“創造全新的工具”。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將特朗普對關稅的使用分為三類:一種在談判中獲得籌碼的工具、一種抵消延長2017年減稅成本的創收措施、以及一種重新平衡貿易以有利于美國的方式。
特朗普對這三個想法都表現出了興趣,有時甚至同時表現出興趣。在他第二屆政府的早期,他曾威脅哥倫比亞,如果該國拒絕接收被驅逐的移民,將對其實施制裁、關稅、簽證限制和一系列其他懲罰措施。哥倫比亞政府很快作出讓步,因為擔心與美國發生代價高昂的貿易戰。
拜登政府一位經濟治國方略的實踐者也支持了這一觀點,他在特朗普對委內瑞拉采取行動之前的一次采訪中表示,總統可能更喜歡征收關稅而不是制裁,因為他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而不是一勝一負的結果。
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際經濟與競爭力高級主管彼得哈雷爾表示:“在特朗普看來,關稅的優勢在于,就算你的目標不屈服,你必須實施關稅,但至少你能得到一些現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