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莎車縣以“一鄉一業”為發展思路,通過“庭院經濟+規模養殖”的創新模式,將貧瘠土地轉化為經濟價值,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3月20日,記者走進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拜什艾熱克村養殖小區,只見村民米拉迪力·馬合木提家的牛圈內,膘肥體壯的牛兒排列得整整齊齊。米拉迪力正忙著喂牛、打掃牛舍、添加草料,現場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以前我們院子后面都是廢地,亂糟糟的。村委會提議建養殖小區時,我們起初并不太愿意。”米拉迪力說。
然而,在村委會組織村民前往其他鄉鎮參觀學習后,他的想法發生了轉變。如今,他從事養殖業已經五年,每月收入至少4000元,生活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拜什艾熱克村鎖定牛產業作為發展重點,通過組織農民集中學習或送學上門等方式,幫助村民掌握先進的養殖技術,避免盲目養殖帶來的損失。在科學養殖技術的助力下,村民的養殖效益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村民積極參與到規模養殖中來,村子的經濟發展呈現出蓬勃態勢。
養殖小區的建立不僅提升了村民的養殖技術,還極大地便利了銷售。每天都有許多買家直接前來挑選牛羊,確保村民不再為銷售問題發愁。
吐格貝西村村民阿不力米提·阿五提說:“拜什艾熱克村是我們鄉鎮的養殖大戶集中地,我經常都會來這里買牛羊。這個養殖小區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我的養殖和銷售業務幫助非常大。”
莎車縣巴格阿瓦提鄉以“黨建引領、產業帶動、全面養殖”為工作思路,大力發展牛產業,并鼓勵有養殖基礎的村民自主發展肉牛養殖,如今牛產業已經蓬勃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力量。
拜什艾熱克村黨支部書記阿布杜凱尤木·艾合麥提說:“目前,全村現有1360頭牛、3350只羊。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壯大養殖業,常態化開展技術指導,村民的收益持續增長,養殖信心也不斷增強。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引進先進的技術,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莎車縣融媒體中心 米爾班 實習生 齊曼古麗·麥麥提尼亞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