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野菜,不春天
當下,豌豆頭、馬蘭頭
薺菜頭、香椿頭等上市
越來越多的野菜
陸續出現在揚中小伙伴們的飯桌上
雖然野菜營養豐富,但并不是所有野菜都適合食用。春天氣溫漸升,不少人喜歡去野外挖野菜,許多有毒植物的外表與可食用野菜長得跟雙胞胎似的,比如薺菜的幼株和蔊菜、獨行菜看起來區別不大;香椿芽和漆樹的芽很相近。一些野菜含有毒素或刺激性物質,如果采摘不當,誤食后輕則上吐下瀉,重則性命不保。
比如,水芹菜可食用,石龍芮有劇毒
白花可食用,白杜鵑花葉都有毒
金銀花可食用,斷腸草花別碰
除此之外
這些“野菜”也有毒
千萬別碰
野菜更有營養價值嗎?
一旦中毒怎么辦?
這些注意事項請牢記
野菜并無特殊營養價值
野菜真是純天然、更健康有營養嗎?
事實上,大部分野菜雖是自然生長的,但并不算綠色食品。長在公路、工廠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風險會大大增加。汽車排放的尾氣、空氣中的污染物也會在野菜葉片表面沉積,長在公園、綠化帶等地的野菜也可能噴灑過農藥等,食用并不安全。
營養方面,雖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但因為野菜比較苦,且存在環境污染的潛在風險,大家在食用前會先浸泡、焯水,而經過處理后,野菜本身的營養物質也會流失,營養價值并不見得就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內草酸、生物堿的含量比較高,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營養上的優勢。
特殊人群需注意
食用野菜是否會引起不良反應?除了與野菜的種類、食用量有關之外,也與個人體質有關。
如魚腥草、野生小蒜等野菜含有大量揮發油等植物活性物質,易引起過敏反應;一些易過敏體質的人食用馬齒莧后,如果皮膚在太陽下暴露,極易誘發日光性皮炎。
另外,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多數野菜屬于寒涼食物,脾胃虛弱的人不宜食用。
食用野菜、野蘑菇中毒怎么辦?
停止食用、催吐、就醫!
食用野菜、野蘑菇后有頭暈、惡心、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時,立即停止食用。
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時進行催吐。
攜帶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嘔吐物,及時就醫。
小編再次提醒大家
千萬不要隨意采摘和食用
野花、野菜、野生菌、野果等
安全第一!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網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