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中將陳明仁
解放戰爭開始后,解放軍部隊快速發展人數增多,仗也越打越大。為了更好地指揮部隊,中央軍委對全軍進行了統一整編,成立了五個野戰軍編制。
其中第一野戰軍下轄第1和第2兵團;第二野戰軍下轄第3、第4、第4、第6共四個兵團;第三野戰軍下轄第7、第8、第9、第10、第11共五個兵團;第四野戰軍下轄第12、第13、第14、第15、第16、第17共六個兵團;華北軍區下轄第18、第19、第20共三個兵團。
(備注:第6、第11、第16、第17四個兵團,只下達了編號,并沒有事實成立。)
這樣算起來,解放軍共成立了16個兵團。
隨著后來國民黨投降部隊越來越多,就又成立了第21、第22、第23兵團。
第21兵團是由長沙起義的陳明仁所屬部隊正式改編的,下轄第52軍、第53軍;第22兵團是由新疆起義陶峙岳的部隊改編的,下轄第9軍和騎兵第7師、第8師;第23兵團是由綏遠起義的董其武部隊改編的,下轄第36軍、第37軍2個軍和騎兵第4師。
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的陳明仁
長沙起義的陳明仁的第21兵團情況有點很特殊。
一開始,解放軍下達給陳明仁部隊的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
可陳明仁沒有接受這個,他有自己的想法。
陳明仁是黃埔一期的學生,非常能打仗能帶兵,無論多么爛的部隊到了他的手上,馬上就能變得鋼鐵虎狼之師。他是抗日名將,在解放戰爭初期因為參加四平戰役,一攻一守兩次擊敗解放軍戰神林彪而名聲大震,受到蔣介石的特別嘉獎。
蔣介石與陳明仁合影,一坐一站,這是很少高級嫡系才有的極高的榮譽
長沙起義后的陳明仁,給自己的起義部隊起了這個奇怪而特殊的編號:“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這是不是很牛逼又拉風?
重點是,陳明仁發明的的這個奇怪的部隊兵團編號,竟然,還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同意和批準。
毛主席接見陳明仁
陳明仁之所以用這么一個兵團編號,是為了表示“他”既不同于之前的舊國民黨軍隊,但是也與一般的人民解放軍部隊有所區別。
其實這也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因為陳明仁在長沙通電起義時,部隊中有相當一部分國民黨官兵不理解也不想起義,他們當時還沒有能夠充分認識到國民黨政權和軍隊的反動本質,所以暫時保留國民黨的名稱,也是很有必要的。即便如此,陳明仁的10起義部隊還是逃跑、潰散了4萬多人。
這些逃跑的部隊基本上都是剛剛劃給他指揮的,并不是他自己的部隊,而且接手時間太短(還不到一個月)。
起義后的第一任務,自然是整編整訓。
部隊后來經過整編、政治思想改造后,官兵的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為解放軍改造國民黨軍隊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成功的辦法。
改造后,部隊里的官兵自己就對番號中還保留的“國民黨”這個詞語,開始感到了非常羞辱和不舒服。
于是陳明仁再順勢將部隊番號,又改回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一兵團”。
1949年12月2日,在第二十一兵團正式成立的大會上,陳明仁將軍非常激動、聲音高昂:
“從今天起,我兵團已經踏上光明之路,開始新生了!”
陳明仁這話說得不錯,他在國民黨里雖然打仗厲害,但并不受蔣介石待見,有三次一邊打了勝仗另一邊就被蔣降職處分,包括四平戰役這一仗;抗日戰爭前陳明仁就已經是國民黨中將了,但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過了10年之后,陳明仁還是個中將。
1955年,陳明仁被授予為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1952年,隨著國內形勢的好轉,21兵團被裁撤,最終走進了歷史。當然,“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這一稱號,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這個稱號,消失的更早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