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 明 : 本 文 內 容 均 引 用 權 威 資 料 結 合 個 人 觀 點 進 行 撰 寫 , 文 末 已 標 注 文 獻 來 源 及 截 圖 , 請 知 悉 。
2025年3月13日,尼日爾公然將中國石油企業高管,驅逐出境,查封資產,還吊銷中企營業執照,簡直是“恩將仇報”。
尼日爾的輸油管道,中國建的,尼日爾的煉油廠,中國建的,就連其配套酒店,也是中國建的。
就這樣一個要啥啥沒有,全靠中國幫的西非內陸小國,如何敢跟中國“叫板”呢?
尼日爾是位于西非的內陸國家,就處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所以也是全世界最熱的國家之一,人均“煤炭面容”。
主要是以農牧業為主,且歷史上沒有一個統一的王朝,總是在各種動亂之下成長,曾經淪為過法國的殖民地。
步入21世紀之后,也是一直在不停的發生軍事政變,最近一次,是在2023年,軍變政府上臺之后,因財政危機,向中國求救,我國迅速伸出援手,直接提供了4億美元的低息貸款,這才幫助尼日爾度過危機。
為何我國如此慷慨大方,幫助一個西非內陸小國呢?其實尼日爾并不小,只不過其75%的國土面積,都是被撒哈拉沙漠所覆蓋著的。
也是因此,尼日爾才有了最大的價值,地表下蘊藏著豐富的戰略資源,尤其是被視為是“香餑餑”的石油。
尼日爾的石油儲量,高達50億桶,天然氣儲量為186億立方厘米,還有鈾礦資源等等。在發現如此大價值之前, 尼日爾是不被注意的存在。
但中國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幫尼日爾來承建農業合作、建水庫、打井、造體育場等項目。
直到步入21世紀,兩國在能源資源領域,也開始了互利合作。起初,最先探測出尼日爾有著豐富資源的時候,快速行動的是西方的石油公司。
但結果呢?因為勘探風險和微薄的利潤,西方團隊便撤離了尼日爾沙漠,與之相對,中國石油團隊卻紛至沓來。
可你知道么?尼日爾常年氣溫都在30攝氏度以上,而到沙漠勘探的話,地表溫度是能達到50攝氏度的,只是站在那里,估計都要全身汗如雨下。
地質學家們稱其是噩夢,也是因此緣故,在尼日爾,瘧疾和腦膜炎時常困擾當地百姓,面對這樣一個基礎設施是小白的國家,中國則是不辭辛苦,手把手來教。
尤其是中石油,跟尼日爾從2003年開始,就達成了22年的合作,在這里加大投資,金額高達50億美元,還建設了阿加德姆油田,真的是在沙漠里開出了花,還是朵奇跡花。
后來,探明后,此油田可采儲量達到了3.24億桶,尼日爾政府可不高興壞了,原先的他們還是一個石油進口國,現如今一躍成為了出口國。
除此之外,中國還幫其建設了畢爾瑪油田、尼日爾-貝寧原油外輸管道、津德爾煉油廠等眾多項目。
尼日爾恐怖襲擊不斷,也是中企業捐贈物資,進行援助,中石油更是提供了眾多崗位給當地百姓,作出了巨大貢獻。
對尼日爾來說,中國對其可是雪中送炭的情誼,可為何,尼日爾卻要“恩將仇報”,又是趕走中石油等企業高管,還要查封資產,吊銷中企的營業執照呢?
中國幫一窮二白的尼日爾,在沙漠里開出了花,這雪中送炭的情誼,尼日爾卻不記在心中,反而“恩將仇報”,做出了驅逐中國高管、吊銷中企營業執照的事情,這是怎么一回事兒?
直到2023年12月23日,在尼日爾又一輪政變,新政府上臺,法國的最后一批駐軍才撤離。
且似乎常年被法國掣肘,這感覺不太好,新政府上臺之后,就開始想要通過各種手段,來使全國人民感到真正的“獨立”是什么滋味。
于是一項名為“資源主權覺醒”的政策出臺,其實就是尼日爾新政府,為了加強對本國自然資源的控制,所采取的主要手段,畢竟資源才是他們的財富來源。
可結果真的是這樣么?
尼日爾新政府上臺之后,具體的措施,就是將原先各種關于原油的舊合同,都給翻了出來,進行審查。
最后結果,就是提高了原有合同中的原油分成比例,從最初的15%提高到了30%,而這還僅僅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尼日爾石油部部長行動起來,向中石油及津德爾煉油廠發難,以“稅務稽查”的名義,追繳了1.3億美元。
沒想到,在這之后,更是激進到將中石油、津德爾煉油廠、西非石油管道公司的三名高管,給全部“驅逐出境”。
之后又在第一時間,將煉油廠賬戶,給進行了查封。緊接著,尼日爾旅游部,還以“歧視性經營”為由,將中國在尼日爾的企業,陽關國際酒店的營業執照給吊銷了。
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個拎出來,都是尼日爾對中國的“忘恩負義”。若不是中國,那時長期以來被法國控制的尼日爾,資源收益被極盡壓榨,還是人均GDP僅僅只有500美元,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是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財政脆弱性顯著,所以資源分配不均,民眾們對其也是十分不滿意的,這也是為何尼日爾國內社會矛盾突出,總有暴亂發生。
中國對尼日爾的眾多援助,為其國內的各項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中國也是尼日爾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在這樣交往多年的深厚情誼下, 尼日爾究竟是為了什么,才如此無情對待我國呢?是難言之隱,還是故意為之?
為何尼日爾最近“恩將仇報”,做出驅逐中國高管、吊銷中企營業執照的舉動,難道國際局勢“變天”了?
2023年,尼日爾再一次政變之后,新政府上臺,說是要奪取資源主權,要公平經營,其實都是為了給公眾看的一個幌子而已。
而為何尼日爾“恩將仇報”,做出了驅逐中國高管、吊銷中企營業執照的舉動?
有專家稱,在尼日爾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其實并不是很奇怪,因為尼日爾是非洲國家,一提到非洲,就總是離不開貧窮、動亂等字眼。
因為這里有著非常不穩定的政治環境,政權更迭十分頻繁,所以無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在這里都要面臨著異常復雜的投資環境。
尤其是現如今,國際局勢也十分復雜,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更是愈演愈烈,作為非洲棋子的尼日爾,自然也是要在這些大國博弈的時候,爭取尋找自身的博弈平衡。
法國駐軍為何那么痛快就離開了,其實這背后也少不了俄羅斯的助力。
話說回來,尼日爾也是有著自己的私心的,為何在這次“驅逐出境”事件中,其政府第一時間,將資產賬戶進行了查封,再加上之前,以“稅務稽查”的名義,追剿的1.3億美元。
還是離不開一件事那就是錢,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原來在2024年3月份,尼日爾新政府上臺幾個月后,就因各種債務,原油輸送等問題,向中石油借了4億美元的預付款形式的貸款。
時間期限是一年,所以就在前幾天,期限時間到了,但尼日爾軍政府沒說要延期還款,也沒說不還,反而是以為民眾“討說法、求公平”的理由,對中石油等企業高管進行了驅逐,還查封了陽關國際酒店的營業執照,這明顯就是想要欠錢不還。
其實,就在軍政府上臺不久之后,就針對外資企業提出了各種要求,需要盡可能雇傭本地的員工,且管理中,也不能少了一定比例的當地人。
更重要的是,在薪酬與職位方面,必須得是一致的公平情況。所以,尼日爾軍政府,稱三名被要求離境的中國高管,沒有做到這一點“拒絕為當地工人,提供培訓、就業發展機會,更沒有一視同仁”。
而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中企酒店,同樣存在著所謂的“歧視性”招聘,這給出的說法,無一例外,都是尼日爾軍政府的一面之詞,尤其是在當地從事油氣業務,已經長達幾十年的時間中石油,長久以來都是依法經營的,根本不會知法犯法。
如果不是中石油來到這里,當地的經濟、社會甚至于民生發展,肯定會一直落后下去。所以尼日爾軍政府,不過就是為了沒償還的債款,政府面對資金短缺的困境,而隨便找的借口,其實就是一種變相“勒索”
現如今,尼日爾軍政府想要改革發展的路子邁得太大了,總有一天,就會發現,現實是很殘酷的,如果失去了中國的援助,其國內百姓的生活只會過得越來越慘。
參考資料:
鳳凰財經:外媒:尼日爾要求三位中國石油高管離境 關閉中資酒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6924368709537645&wfr=spider&for=p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