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抗戰年代著名的話劇演員,是“上海藝術劇社”的臺柱子,更是早就加入共產黨的紅色特工。
為了獲取情報,她經常周旋在敵占區,不得不和國民黨的軍官打交道。
然而,在這期間她卻愛上了白崇禧的心腹秘書。
在愛情的漩渦中,她能夠堅守心中的底線,堅持自己的信仰嗎?
1938年,上海抗戰救亡演劇二隊來到位于廣西桂林的第五戰區慰問演出。
得到消息以后,第五戰區的將士們高興壞了,紛紛打聽最紅的“賽金花”這一次會不會來。
戰士們所說的賽金花就是當時的著名演員王瑩,她因為出演《賽金花》這部話劇一炮走紅,從而受到了無數民眾的追捧。
這個紅透半邊中國的演員1913年出生于安徽蕪湖,小的時候家里條件還算可以,14歲就進入了湖南湘雅醫院護士學院學習。
因為很早便接觸了進步思想,所以從15歲開始王瑩就投身到了革命活動中。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受收到了軍閥的迫害,最后在地下黨的幫助下才逃到了大上海。
剛到上海的時候王瑩舉目無親,只能暫時找了個小學老師的工作養活自己。
后來在地下黨員阿英的勸說下,王瑩加入了背靠共產黨的“上海藝術劇社”。
王瑩天生就是吃演員這碗飯的,在劇社里面成長的非常快。
僅僅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她就從一個臺詞都說不清楚的小配角成長為了劇社的臺柱子。
1930年,在夏衍的介紹下,王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演戲的同時,王瑩非常積極的參加革命活動,因此她曾先后4次身陷牢獄。
就算每一次都險死還生,但王瑩從來都沒有退縮過。
成長起來的王瑩名聲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上海抗戰救亡演劇二隊的門面。
每次只要有她存在,上海抗戰救亡演劇二隊演出的地方一定被圍得人山人海。
王瑩劇照(徐悲鴻繪)
這次到第五戰區的慰問演出也是一樣,在王瑩沒有上臺前,雖然將士們也很熱情,但都比較克制。
可當“賽金花”王瑩上臺后,整個演出現場就爆發出了雷鳴般的鼓掌聲。
臺上的王瑩對著將士們深深鞠了一躬,然后開始了自己的表演。
隨著演出的深入,王瑩越來越投入。這讓在場的將士們都激動壞了,不住地鼓著掌。
但其他人不知道的是,此時一位叫謝和賡的人正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王瑩。
這個人只有二十六歲,長得儀表堂堂,但卻已經是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最信任的秘書。
一個是潛伏在上海的共產黨情報人員,一個是國民黨大員的心腹秘書,這兩個人究竟是如何扯上關系的呢?
墜入愛河的情報員
1930年開始,王瑩就成為了上海灘最出名的幾位女演員之一。
她先后出演了《炭坑夫》《少奶奶的扇子》《女性的吶喊》等話劇和電影。
再加上她有日本留學的經歷,所以當時她結識了不少上海灘的名流顯貴。
這么做并不是王瑩愛慕虛榮,而是為了更好的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1934年,在一個國民黨高官舉辦的舞會上,王瑩邂逅了擔任廣西省工商局研究員的謝和賡。
彼時的謝和賡雖然才22歲,但因為發表了多篇分析當時經濟格局和廣西形勢的文章,從而頗受白崇禧的器重。
當時他的身上還有一枚白崇禧親自頒發的特別通行證章,這枚證章是純金打造的,憑此可以隨時進入李宗仁、白崇禧官邸。
正是因為有白崇禧的面子在,他一個小小的研究員才能堂而皇之的參加國民黨高層的酒會。
年少有為,形象非常氣質還非常亮眼,所以謝和賡的身邊環繞著不少的美女名媛。
王瑩一開始并沒有想著要跟謝和賡認識,但酒會的主人卻主動把謝和賡拉到了王瑩的面前。
就這樣,兩個完全陌生的人有了第一次的交集。
此次分別后,兩個人好幾年都沒有再見過面。
1936年王瑩出演了著名的話劇《賽金花》,爆火后她加入了上海抗戰救亡演劇二隊,輾轉各地給抗戰軍民演出。
次年王瑩隨隊來到了南京演出,當時的謝和賡正好也在南京公干。
兩年過去了,曾經的研究員已經是白崇禧的機要秘書,深受對方的信重。
白崇禧在南京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黨軍委會副總參謀長,這讓他非常高興,于是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酒會。
作為當時最紅的女明星,王瑩也受到了邀請。
在酒會上再一次見到謝和賡的時候 ,王瑩的心忍不住就快速的跳了起來。
直到此時,她才明白,原來第一次見面后,她就已經毫無保留的愛上了這個英俊的男人。
雖然心里面有很多的話想要跟謝和賡傾訴,但王瑩并沒有失去理智。
她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所以最終也只同謝和賡簡單的聊了聊這兩年彼此的經歷。
知道自己愛上對方的時候,王瑩的心里面其實非常慌張,因為兩個人處于敵對的陣營,這種感情肯定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這讓王瑩很痛苦,一度想要徹底的對方給忘掉,但有的時候感情這種東西是很奇怪的,越藏就會越濃郁。
然而王瑩哪里知道謝和賡還有另外一個身份。
一次非同尋常的見面
謝和賡表面上雖然是白崇禧的心腹,但其實1933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考慮到他本身就是白崇禧的老鄉,所以在組織的精心安排下,謝和賡秘密的打入了桂系內部。
他的保密級別很高,是延安黨中央直接領導的秘密黨員,從不與地方黨組織產生聯系,所以王瑩完全不知道謝和賡也是自己的同志。
在共產黨內,能夠直接聯系到謝和賡的人,除了負責情報工作的李克農外,就只剩下周總理和董必武了。
為了進一步配合謝和賡的行動,黨中央甚至把曾經在黃埔求過學的宣俠父派到了廣西。
宣俠父
1939年,根據周總理的指示,王瑩等人將出國到新加坡等地演出,為中國的抗日事業做宣傳。
為了確保這次出國演出的順利,在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做主任的李克農同志親自會見了滯留在廣西的王瑩等同志。
事情談妥后,李克農和王瑩、金山等同志就要離開,不曾想正好看見謝和賡從遠處走了過來。
見李克農身邊還有其他人,謝和賡只是點了點頭就離開了。
雖然兩個人沒有任何的交集,但王瑩卻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回到了住處后,她越想越覺得這事情不簡單,因為謝和賡眼神中的堅定目光她太熟悉了。
謝和賡當晚仔細的復盤了一下,也覺得王瑩可能是知道了什么。
所以他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情況上報給了李克農。
因為王瑩是我黨久經考驗的杰出情報人員,而且她很快就要出國,因此李克農并沒有過多干涉,而是讓謝和賡自己處理此事。
說實話謝和賡的心里面對王瑩也是很有好感的,只不過因為身份特殊,所以他才一直都不敢表露真實的感情。
現在既然雙方都是革命同志,那么所有的顧慮也都不復存在了。
在王瑩離開之前,謝和賡選擇和王瑩見了一面,兩個人正式確認了戀愛關系。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后,白崇禧和李宗仁想要加強跟美國的聯系,于是他們派遣上校機要秘書謝和賡到美國去工作。
早就得到周總理指示的謝和賡接下了這個任務,很欣然的就前往了美國。
為了確保這一次任務更好的完成,中央還特批讓王瑩跟著謝和賡一起出國。
兩人到了美國后默契配合,利用藝術的手段向美國人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
那段歲月中,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相互鼓勵著為祖國的抗戰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43年,王瑩受邀到美國白宮表演了話劇《元配》和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并第一次讓《義勇軍進行曲》在白宮唱響。
這次的演出贏得了滿堂彩,演出結束后,美國總統羅斯福夫人還親自和王瑩合照留念。
作為第一個在白宮演出的中國演員,王瑩讓西方人見識到了中國的力量。
有情人終成眷屬
來到了美國以后,王瑩先后進入了耶魯大學和鄧肯舞蹈學校深造。
謝和賡也沒有停下自己求學的腳步,按照組織的要求,進入了費城海佛福德學院。
1946年謝和賡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在紐約和王瑩生活在了一起。
那段時間王瑩創作了自傳體小說《寶姑》,謝和賡也在《紐約新報》擔任代理總編輯。
雖然都不在國內,但利用手中的筆,他們還是揭露了很多國民黨的黑幕,為我黨的解放事業爭取到了許多華僑的支持。
當時的美國政府支持的是蔣介石政府,因此他們非常不愿意讓謝和賡的言論出現在美國本土。
迫于壓力,《紐約時報》解雇了謝和賡。
失去了工作后,謝和賡同王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一度只能靠著刷盤子來維持生計。
1950年,謝和賡知道國內正在熱火朝天的搞著建設,謝和賡就想要帶著妻子王瑩趕緊回國。
但當時的美國政府通過了麥卡錫移民法,加大了對大陸留學生的迫害。
那段時間里,所有不愿意加入美國國籍的大陸留學生,都被他們以違反美國的移民法為罪名,投入進了監獄。
由于謝和賡和王瑩多次明確表示,堅決不愿意加入美國國籍。
因此1952年9月27日,美國移民局先是逮捕了謝和賡,不久之后王瑩也被他們控制了起來。
周總理在國內得到消息后,一直都在和美國政府交涉,想要盡快把謝和賡、王瑩等一大批留學生營救回來。
經過了多次的博弈,美國政府終于同意用14名中國大陸來的留學生交換同等數量的美國戰俘。
周總理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美國政府的請求。
1954年12月,在美國移民局監獄中待了兩年的謝和賡夫婦被送回了中國。
回國以后,兩個人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祖國的建設當中。
1974年3月3日,王瑩因病去世。為了紀念妻子,謝和賡撰寫了30萬字的傳記文學《永遠的初戀》。
2005年11月1日,93歲的謝和賡在安徽去世,3年之后,他們兩人被合葬在了王瑩的故鄉。
結語:
謝和賡、王瑩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們有著相同的信仰和追求,都愿意為了革命事業付出自己的所有。
要是沒有這個前提的存在,就算他們的感情再好,走到一起的可能也是絕對沒有的。
畢竟不管在任何時候,國家的利益永遠都大于一切,個人的小愛在國家的大愛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參考文獻:
周恩來與謝和賡夫婦——謝和賡口述.炎黃春秋.1992(04)
王瑩與謝和賡——吳廣生.世紀行.1994(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