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中的夏茂田真是窩囊透頂!在外是謝天成的“人形點頭機”,在家就是行走的“您說得對”復讀機。
這樣一個夾在老娘和老婆之間的“雙面膠”男人,讓無數觀眾找到了自家的影子。
當這個頭發蓬亂、身材走形的中年男人,蹲在運河邊給女兒編草螞蚱時,我瞅著電視屏幕嘟囔了一句:“這男人窩囊歸窩囊,但是對女兒倒是真的好!”
我媽冷不丁地來了一句:“這不就是你爸爸嘛!”隨即,全家人笑出了鵝叫。
而讓這個角色鮮活起來的飾演者褚栓忠,正躲在監視器后偷笑,他把自己三十年前賣菜被城管追的狼狽勁兒,全揉進了這個“窩囊丈夫”的骨子里。
盡管夏茂田這一角色在熒幕上的出場時間有限,但演員褚栓忠通過細膩入微的演繹,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心弦。
仔細一扒,才發現,原來褚栓忠就是夏茂田的本體啊!
褚栓忠出生在農村,從小就在玉米地里長大,因此對角色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共鳴,難怪對角色的詮釋如此貼切自然。
褚栓忠是河北邯鄲磁縣人,1990年,18歲的褚栓忠攥著中央戲劇學院錄取通知書的手都發抖了。
他穿著沾滿泥土的膠鞋,站在田埂上反復確認信封上的燙金校徽。這個畫面后來被他在《影視同期聲》訪談中形容為“人生最魔幻的時刻”。
那時褚栓忠剛剛結束在縣劇團跑龍套的日子,每天凌晨四點起床練功的堅持,終于換來了命運的轉折。這個“土味”演員在舞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996年,《俺爹我爸》的排練廳里,褚栓忠硬是把現代戲演出了黃土高坡的蒼涼。
有一次的即興表演,他抄起道具扁擔就邊唱邊舞起了太行山民謠,把北京人藝的老演員看得熱淚盈眶:“這小子不是在演戲,是在還魂啊!”
這個從運河支流旁走出來的農家少年,與《北上》中夏茂田的底層軌跡驚人重合。劇中夏茂田黝黑的皮膚、粗糙的手掌,正是褚栓忠記憶里父輩的模樣。
拍攝跑船戲份時,褚栓忠隨手撿起船槳的姿勢讓導演驚呼“太對味了”,他只是笑笑:“我爹當年在滏陽河撐船,就是這么教的。”
褚栓忠曾在《魯豫有約》中展示過右手虎口的繭子:“這是小時候割麥子留下的,現在摸著就像摸到老家土地的溫度。”
這種刻在身體里的農民基因,讓他在塑造夏茂田時無需刻意模仿。
這個男人簡直是實心的,實心的摳門。2003年的北京涮肉館,34歲的褚栓忠盯著菜單上的窩窩頭直冒冷汗。
對面坐著剛從東北飛來的未來岳父母,他狠心點了十屜主食,這一“壯舉”后來成了中戲老師教育學生的經典案例:“什么叫演技?能把摳門演成實在,這就是教科書!”
這個在戲里能把“妻管嚴”演活的演員,現實中的求婚卻莽得像頭牛。有一天,排完《戀愛的犀牛》這出戲,褚栓忠頂著舞臺妝就把譚赫堵在后臺:“跟我過吧,保證頓頓讓你吃上新疆拉條子!”
后來人們發現,這個承諾比鉆石還硬。現在他家廚房掛著二十種不同尺寸的拉面工具。這對“11歲差夫妻”的磨合期,就是活脫脫的一部現實版《金婚》。
譚赫逛街看中一件2000塊的風衣,褚栓忠蹲在試衣間門口算這筆錢能買多少袋面粉。
但當妻子穿著新衣轉圈時,這個摳門丈夫突然開竅:“這不就是《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嘛!值了!”
從此他發明了“戲劇消費法”:只要媳婦穿上像劇中人,這錢就該花。
褚栓忠對老婆實在,更是把閨女寵上了天!戲里為女兒對抗全世界,戲外卻是幼兒園家長會的“顯眼包”。
女兒的一次舞蹈匯報演出時,他帶著專業攝像機三機位跟拍,把兒童匯演拍出了春晚陣仗。老師無奈地說:“褚爸爸,知道您是演技派,但能不能讓其他家長也露個臉?”
如今54歲的褚栓忠,在房山弄了個現實版“向往的生活”。院子里種著太行山運來的柿子樹,廚房飄著新疆拉條子的香氣,書房墻上掛著《大博弈》的劇照。
有一次老同學來訪,看著褚栓忠在葡萄架下給女兒扎辮子,突然笑出聲:“當年你說要當‘戲劇之王’,現在看是‘家庭劇之王’啊!”
不同于夏茂田的“妻管嚴”,現實中的褚栓忠掌握著家庭的“味覺權”。
他在某音上曬出為妻女做的拽面,揉面時手腕靈活地翻轉,這正是當年在縣劇團學戲曲身段打下的功底。
面案旁貼著女兒用彩筆寫的“爸爸面館評分:★★★★☆”,缺的那顆星旁邊稚氣地注明:“辣椒放太多啦!”
-04-
對家庭負責人的男人,事業上更是一絲不茍。2022年冬,《北上》劇組在運河實地取景。零下五度的寒風里,褚栓忠裹著劇組發的軍大衣,蹲在碼頭觀察船工們卸貨。
場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掌心握槳的紋路”“彎腰時脊柱的弧度”“和船老大說話時下意識摸煙的動作”。這種近乎考古的觀察方式,源于他的中戲老師傳授的“泥土表演法”。
在詮釋夏茂田面對時代變革的迷茫時,褚栓忠融入了自己的真實經歷。2000年代影視行業市場化轉型期,整整兩年無戲可拍的他坦言:“那時候每天坐地鐵從通州到城里試戲,看著窗外的高樓,就像夏茂田看著運河里突然出現的貨輪。”
這種被時代浪潮拍打的切膚之痛,轉化為劇中那場經典獨白戲。
當夏茂田抱著生銹的船錨喃喃自語“運河不要我們了”時,褚栓忠的眼淚混著鼻涕真實地滴在道具上,這個未被剪輯的細節后來成為觀眾熱議的“教科書級哭戲”。
-05-
《北上》播出后,有年輕觀眾在彈幕吐槽夏茂田“太窩囊”,褚栓忠在社交媒體回復:“運河水流了千年,不是每塊石頭都要變成浪花。”
有網友轉發并評論:“演員讀懂了運河魂。”
的確,當褚栓忠站在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領獎臺上時,聚光燈下的他依然帶著某種笨拙的真誠,仿佛剛剛從運河的晨霧中走來,袖口還沾著花街早餐攤的面粉。
從太行山的田間少年到熒屏“黃金配角”,褚栓忠的人生劇本比任何戲劇都精彩。
當別人羨慕他娶了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時,褚栓忠正系著圍裙在廚房研究新菜式,準備把女兒愛吃的糖醋排骨做出《飲食男女》中的儀式感。
或許這就是褚栓忠的人生哲學:把生活熬成老火湯,戲里戲外都是人間煙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