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甘博(Sidney D. Gamble)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其祖父為寶潔公司創始人,1908年,18歲的甘博隨父母第一次來華,1917年至1932年間,他多次來到中國,拍攝了五千多張民國時期的高清照片并帶回美國,1968年甘博去世,15年后,他的女兒在家中閣頭條號樓無意發現全部的底片,后被杜克大學圖書館收藏并進行數字化展示。
1917年甘博第二次來中國時,與羅伯特·菲奇(Robert Fitch)和J.H.亞瑟(Hillcoat. Arthur)結伴沿長江溯流而上,深入四川省考察,他們于1917年6月11日離開上海,10月9日返回,歷時4個月,行程4千英里,他拍攝的照片極為高清,記錄了珍貴的民國時期各地風光人文。
一、本期行程
1917年6月11日,甘博一行從上海乘船沿長江前往四川,水路耗時5天,目前可以確認的記載,是6月19日離開遂寧前往成都轉往灌縣,經松茂古道前往汶川、理縣再回到成都,轉往遂寧后,通過涪江乘船到達重慶,上圖為民國六年(1917年)出版的四川省地圖局部。
二、重慶風光
1、在街道的一家店鋪前,甘博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打著赤腳,坐在臺階的凳子上,手里攥著煙桿,友好地對他微笑,旁邊的架子上擺滿了各種水果售賣。
2、在前圖的位置,剛剛坐著的店主不見了,來了一位乞丐,跪在臺階上準備乞討,瘦骨嶙峋,很是可憐。
3、甘博到達重慶之后,來到了長江右岸,下方是長江水奔流,中間的半島就是朝天門的所在,另一側即是嘉陵江。
4、甘博來到了重慶的寬仁醫院,位于如今的渝中區戴家巷,落成于1892 年 10 月 2 日,這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醫院。
5、在重慶的長江岸邊,甘博看到幾艘小木船停靠,上面的船帆不大,都是竹篾編制的席帆。
6、岸邊的淺灘上,擠滿了人,原來這是重慶的生姜交易市場,為了便于運輸,直接設置在江邊。
7、甘博在拍攝途中遇到了下雨,行路的人們戴起了斗笠,看樣子很方便實用,旁邊也有不少人為了躲雨都站在屋檐下,一起看著拍照片的甘博。
8、在重慶的一處臨江峭壁旁,有一排木板房,很多女子聚集,不知道是什么身份,大部分都裹著小腳。
9、甘博在江岸旁,看到一群男子在挑水,江水就是山城百姓主要水源,下方可以看到百姓在洗衣服。
10、山城的重慶,一點空間都要利用起來,那些建在峭壁上的房屋,底部是用粗木嵌入懸崖上做支撐,上方的城樓是東水門,后側的樓閣為文星閣,不少船夫在各自的船上忙碌著。
三、重慶文廟
11、甘博登上了重慶的高處,來到了文廟,右側為泮池,前方樓閣為魁星樓。
12、為了讓甘博安心拍照,守衛的士兵們把守著大門,聞訊而來的百姓,仍然擠在門口看著甘博拍攝。
13、在孔廟的欞星門前,士兵們站在臺階上,看他們的樣子多數都背著手。
14、甘博進入孔廟內,前方建筑是大成殿,重慶孔廟始建于宋代,此后歷代多有重修,1909年最后一次修繕,如今孔廟和魁星閣都已消失。殿前的走廊上,也有不少士兵,可能是駐扎了一支部隊。
15、孔廟內的一處丹陛石,上方還安放了一座銅鼎,一群士兵坐在殿門前。
16、甘博右拍攝了這處丹陛石刻的近影,上方是一條龍的形象。
四、覺林寺
17、甘博來到了重慶南岸的蓮花山,進入了覺林寺內,寺廟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明末毀于戰亂,清康熙年間重建,荷塘旁,曬著不少棉線,殿宇下方,不少孩童在看熱鬧。
18、甘博來到高處,拍攝了覺林寺內的報恩塔,這塔是清乾隆年間僧人月江為紀念其母所修,后由其徒完成建造,后方的高坡上還有一座西式別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