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球再次卷入“網暴”事件,全運會乒乓球男團資格賽北京隊與廣東隊的比賽結束后,廣東隊19歲小將敖華磊因低頭看手機未與王楚欽握手,引發軒然大波,此后,敖華磊在單打比賽中爆冷出局,并在社交媒體上連發長文道歉,稱“接受批評但不應上升到人品”,卻仍難逃極端粉絲的網暴,這場由賽場禮儀引發的爭議,不僅暴露了運動員與公眾輿論的微妙關系,更折射出體育圈“飯圈化”的隱憂
先來回顧下爭議的起點,在全運會資格賽男團比賽中,王楚欽以3-0輕松戰勝敖華磊,賽后,北京隊隊員按慣例與廣東隊握手致意,然而,當王楚欽走向敖華磊時,后者正低頭操作手機未察覺,導致兩人錯過握手環節,這一幕被現場觀眾拍下并上傳網絡,迅速發酵!那么部分王楚欽的粉絲則認為,敖華磊“故意不尊重對手”,甚至扒出其過往言論,如“崇拜樊振東、林高遠”等,暗示他對王楚欽有偏見,更有網友將其社交媒體上的“自動點贊黑帖”行為視為“惡意攻擊”的證據,盡管敖華磊多次解釋“只是刷手機時誤觸”,但質疑聲愈演愈烈
緊接著敖華磊在男單資格賽中1-4不敵廣西選手何京林,爆冷出局,賽后,他連發兩篇長文,不僅自我否定還懇求寬容,內容令人唏噓,敖華磊聲稱“于理確實沒握手,接受批評”,但強調“絕非故意,更不敢不尊重王楚欽”
之后更是坦言自己“天賦平庸”以及“原本計劃18歲退役”,靠努力才進入國家隊,并稱“我的水平在一隊就是墊底”,最后否認了部分王楚欽粉絲指責他的“人品”問題:“可以說我球技差,但請別質疑我人品”,并透露自己因失眠、焦慮甚至考慮過退役
多名體育評論員指出,敖華磊的單打失利或與網暴造成的心理負擔有關,此前,他在2024年全錦賽上以“黑馬”姿態斬獲男單亞軍,并直升國家一隊,但本次全運會表現失常,被廣西選手逆轉,未能進入64強,那么“不與王楚欽握手”,何以成為“原罪”?賽場握手是乒乓球運動的傳統禮儀,象征尊重與風度,敖華磊的疏忽確實有失妥當,但將其定性為“人品問題”則顯失公允,部分極端粉絲以“守護偶像”之名,將一次偶然事件無限放大,甚至對其職業生涯進行否定,這種“道德綁架”已超出合理批評的范疇;除此以外,此次事件中,粉絲的過激行為再次暴露出體育圈“飯圈化”的苗頭,例如將運動員的失誤直接等同于道德瑕疵,忽視競技體育的復雜情境,并且挖出敖華磊過往言論并曲解,制造對立情緒,最后利用輿論迫使當事人反復道歉,干擾其正常訓練與比賽心態
要知道寬容與理性,體育精神不可或缺的底色,敖華磊的失誤值得反思,職業運動員需時刻注意賽場細節,然而他敢于直面批評、剖析自身短板的態度,恰恰體現了體育精神中的自省與堅韌,對一名19歲的小將而言,苛責其“完美無瑕”既不現實,也不利于其成長;其次體育的魅力在于拼搏與超越,而非粉絲的“口水戰”,極端網暴行為不僅傷害運動員,更侵蝕體育文化的健康土壤,公眾應以更理性的態度看待運動員的失誤,給予改正的機會,正如網友所言:“若連握手失誤都要網暴,那些摔拍、退賽的選手又該如何?”
由此可見,中國乒協需要做的事還很多,例如需規范粉絲行為,避免賽場外的不當干擾,此外,社交媒體平臺也應對惡意攻擊內容加強監管,為運動員營造健康的輿論環境。敖華磊的“握手門”是一面鏡子,既照見年輕運動員的成長困境,也映射出體育輿論場的浮躁與偏見,在競技體育中,勝利與失敗、尊重與失誤本就交織,唯有以寬容之心看待運動員的“不完美”,才能讓體育精神真正熠熠生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