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略
美國商務部披露大韓航空、波音公司、通用電氣公司達成約320億美元的商業合作
據美商務部3月24日消息,美國商務部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主持了大韓航空、波音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合同簽約儀式,三方達成了約320億美元的商業合作。本次合作將由大韓航空購置50架波音寬體飛機,并采用通用電氣公司制造的航天發動機。
英國科技大臣呼吁與美在人工智能領域建立更為緊密的伙伴關系
據英國科學創新和技術部3月20日消息,英國科技大臣彼得·凱爾將于3月18日至3月25日訪問美國,討論兩國如何加強人工智能領域合作。本次訪問前,彼得·凱爾表示,希望深化與美國領先科技公司和投資者的合作。訪問期間,彼得·凱爾將會見Open AI 、Anthropic、Nvidia 、 Vantage等科技公司負責人,支持美科技企業在英國建立分公司與辦事處,建設“英國硅谷之家”。此外,英國科學創新和技術部披露,美英正在制定一項新的經濟協議,將以前沿技術為合作核心。
信息
美國Synopsys公司推出專用于芯片設計的AI Agent新技術,標志著芯片設計正式邁入人工智能協同新時代
據大半導體產業網3月21日消息,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DEA)公司Synopsys發布革命性技術AgentEngineer,標志著芯片設計正式邁入人工智能深度協同時代。該技術通過AI代理接管晶體管排布、系統設計等全流程任務,將工程師從繁瑣的基礎工作中解放,聚焦更高階創新。AgentEngineer采用漸進式部署策略:短期目標為打造AI“智能助手”,執行電路驗證等專項任務;長期規劃則致力于構建可統籌數千個異構芯片與組件的AI系統,自動協調設計流程并確保項目交付周期。這一創新不僅大幅提升芯片設計效率,更通過AI自主優化能力降低人為誤差風險,為自動駕駛、高性能計算等領域提供底層支撐。
中國騰訊公司發布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首次將混合Mamba架構無損應用于超大型推理模型
據AIbase網3月22日消息,中國騰訊公司推出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該模型通過大規模強化學習專項優化數學、邏輯推理及代碼等理科領域能力,在多項權威評測中表現亮眼,展現出接近人類專家的復雜問題處理能力。混元T1首創Hybrid-Mamba-Transformer融合架構,將Mamba模型無損整合至超大型推理模型中,顯著降低傳統Transformer的計算復雜度和KV-Cache內存占用。創新的對齊技術還賦予模型強大的指令跟隨與工具調用適應性,提升多場景任務處理效率。其高效推理能力與低成本特性,為教育、科研、代碼開發等領域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有望推動AI技術從通用對話向深度專業服務轉型,重塑行業生產力模式。
生物
美國農業部宣布舉辦高致病性禽流感創新大挑戰賽
據APHIS官網3月20日消息,美國農業部動植物衛生檢驗局(APHIS)投入1億美元,支持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創新挑戰大賽,尋求開發新型疫苗保護家禽免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開發新型療法和改進診斷方法應對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并改進應對策略,研究進一步了解禽流感對人類的風險途徑并為改進生物安全和應對策略提供信息。
非洲疾控中心批準三部分計劃,以應對外部衛生經費削減問題
據CIDRAP網3月21日消息,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Africa CDC)負責人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全面停止大部分對外援助,非洲的外部援助資金減少70%,從810億美元降至250億美元。非洲公共衛生領導人商定并批準了三部分計劃:增加國內融資、創新融資計劃以及通過籌集私營部門資本和本地生產衛生產品等措施,以解決衛生經費削減問題。
英國生物制藥公司阿斯利康將在華開展超110億美元的合作
據genengnews網3月21日消息,阿斯利康將在中國開展超過110億美元的合作,包括與三家中國公司合作開發藥物和疫苗,還將投資25億美元在北京建立研發中心,這將是其在中國的第二個研發中心。
美國科研團隊開發多種Cas12a敲入小鼠模型,助力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建模
據生物谷3月21日消息,美國耶魯大學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系列Cas12a敲入小鼠模型,助力針對復雜基因互作網絡、疾病建模與免疫遺傳學的研究。這些小鼠模型的開發為多重基因編輯、疾病建模和免疫遺傳學研究提供了強大的平臺,有望在臨床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為腫瘤治療、精準治療和通用治療鋪平道路。
香港城市大學構建高效篩選靶向藥物分子平臺加速開發抗病毒藥物
據genengnews網3月21日消息,香港城市大學科研團隊開發出高效篩選平臺G4-SLSELEX-Seq,為快速找到針對不同疾病的新型分子工具提供了通用平臺。該平臺通過預設莖環結構庫與負向篩選技術,大幅提高核酸適配體篩選效率,成功篩選出針對EB病毒、阿爾茨海默病相關蛋白和丙型肝炎病毒的高親和力L-RNA適配體。
能源
歐盟委員會批準德國50億歐元工業脫碳補貼
據中國能源報3月25日消息,歐盟委員會批準一項總額50億歐元的德國國家資助計劃,以支持該國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內的企業實現生產過程脫碳。根據該計劃,德國政府將與受資助企業簽訂為期15年的“氣候保護合同”,通過電氣化、利用氫能、碳捕集與封存、碳捕集與利用、能效提升等措施,幫助德國工業在生產中減少碳排放。該計劃支持的項目包括水泥和石灰行業的燃料轉換,化學行業的電氣化改造,以及改進傳統的鋼鐵生產工藝等,項目需要在3年內實現減排60%、項目結束時實現減排90%。
彭博新能源財經報告顯示,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3月17日消息,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2024年全球風機市場份額》報告。全球風電開發商2024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21.6吉瓦,規模是2019年水平的兩倍。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11.7吉瓦。全球前十大風機制造商中,中國企業占據六席。前四名為中國企業包攬,為彭博新能源財經自2013年開始發布排名以來首次。歐美制造商首次跌出前三甲。金風科技繼續高居榜首,保持其全球最大風機供應商的地位,2024年新增裝機容量19.3吉瓦;遠景能源以14.5吉瓦位居第二;運達股份以12.5吉瓦排名第三;明陽智能以12.2吉瓦排名第四;丹麥制造商維斯塔斯以10.2吉瓦排名第五,顯示出中國風機制造商在全球風電業務中的主導地位日益增強。同時,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新增風電裝機容量較2023年下降10%,其中美國市場連續第四年萎縮,2024年新增裝機容量僅為5.4吉瓦,創十年來新低。
海洋
英國政府發布海洋脫碳戰略,提出2050年實現無碳航運
據英國政府官網3月25日消息,英國海事部公布新出臺的海洋脫碳戰略,旨在推動英國成為綠色能源超級大國并推動經濟增長。該戰略提出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0%,到2040年減少80%,到2050年降至零。根據新戰略,航運業將被納入英國碳排放交易體系(UK ETS),此外,該戰略還制定了減少航運排放和增加使用清潔燃料和技術的計劃。該戰略是英國政府“變革計劃”(Plan for Change)的一部分,該計劃于2024年提出,提出六大目標。
美國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幫助提升美海軍水下威脅檢測能力
據防務快訊3月25日消息,美國Latent人工智能公司宣布,其高效推理平臺(LEIP)在美海軍的海上作戰自動目標識別(AMMO)項目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大幅提升了水下威脅檢測的效率和準確性。這一突破性進展不僅為美海軍提供了更強大的工具,也為整個美國防部的機器學習運維(MLOps)應用鋪平了道路。未來,LEIP的應用范圍將進一步擴展到機載情報和地理空間分析等領域,以此擴展邊緣人工智能的應用范圍,包括強大的地理位置情報和地圖繪制等。
澳大利亞采購MK-48重型魚雷裝備“柯林斯”級潛艇與未來核潛艇
據國防郵報3月24日消息,澳大利亞投資1.25億美元采購MK-48型重型魚雷,以增強其潛艇部隊的打擊能力。MK-48型重型魚雷除了裝備在“柯林斯”級潛艇上,還將配備計劃購買的“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以及下一代核潛艇SSN-AUKUS。據報道,此次購買旨在彌補其他關鍵武器交付緩慢的問題。澳大利亞此前已購買美國生產的遠程反艦導彈(LRASM)和增程型聯合防空區外發射空地導彈(JASSM-ER),而此類制導武器需要優先滿足美國自身或更高優先級客戶的需求,因此交付十分緩慢。
新加坡與印度推進海事數字化和脫碳合作
據MarineLink網站3月24日消息,新加坡海事和港務管理局(MPA)和印度港口、航運和水道部(MOPSW)簽署一項意向書,旨在推進海事數字化和脫碳合作。雙方將合作開展海事數字化和脫碳項目,并通過簽署新加坡-印度綠色和數字航運走廊(GDSC)諒解備忘錄,確立正式合作關系。新加坡-印度綠色和數字航運走廊在建成后,將有助于加強兩國合作,加速開發和應用近零或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以及數字解決方案的采用。
航空
美海軍在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中配備“小直徑炸彈”-II,或在胡塞武裝作戰中首次實戰使用
據TheWarZone網站3月24日消息,美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可能在胡塞武裝打擊行動中首次實戰投擲“小直徑炸彈”-II(SDB II)。此次打擊行動由美海軍“杜魯門”航母艦載機偵察拍攝并通過美中央司令部發布,旨在削弱胡塞武裝威脅紅海航道的軍事能力,同時驗證新型彈藥在復雜戰場環境下的技術優勢與戰術價值。據悉,“小直徑炸彈”-II又稱GBU-53/B“風暴破壞者”(StormBreaker)滑翔炸彈,具備多模式制導系統,可全天候精準打擊移動目標,并支持發射后重定向,顯著提升作戰靈活性。
美法兩軍聯合開展無人機群及自動“蜂巢”原型系統測試
據ArmyRecognition網站3月19日消息,美陸軍聯合法國外籍軍團開展無人機集群及自主“蜂巢”(Hive)原型系統測試。測試期間,法軍通過“格里芬”裝甲車部署無人機集群,展示了單名操作員利用人工智能同時控制8架無人機協同飛行的能力,實現3千米作戰半徑內實時監視與高精度探測,顯著提升戰場情報收集效率,并可通過攜帶不同載荷執行偵察、跟蹤、電子干擾等多樣化戰術任務。此次測試旨在提升多國協同戰場態勢感知、戰術靈活性及互操作性。
航天
美太空軍和韓國成立了首個前沿聯合太空作戰中心,為軍事演習提供支持
據spaceforce網站3月23日消息,美太空軍和韓國成立了首個前沿聯合太空作戰中心(CJSpOC ),為“自由之盾 2025”演習和“北極之錘 - 韓國”演習第二階段提供支持。在演習環境中,CJSpOC 促進了韓國戰區聯合太空部隊的作戰指揮和控制,以實現聯合部隊指揮官的目標。CJSpOC 通過綜合商業和國防技術,可為作戰部隊提供直接支持。
博茨瓦納成功發射首顆國產衛星BOTSAT-1
據SatNow網站3月23日消息,美國SpaceX公司使用“獵鷹”-9火箭通過第13次小衛星拼車發射任務(Transport-13)為博茨瓦納成功發射首顆國產衛星BOTSAT-1。該衛星由博茨瓦納設計、擁有和運營,具備先進的地球觀測能力,將支持農業、氣候監測和城市規劃等領域。此次發射標志著博茨瓦納長期太空戰略正式進入初始階段。
新材料
韓蒙兩國舉行第二次稀有金屬會議,旨在促進兩國在稀有金屬供應鏈方面的合作
據產業前沿3月24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舉行了第二次韓蒙稀有金屬合作共同委員會會議,旨在促進兩國在稀有金屬供應鏈方面的合作。兩國計劃到11月為止,完成韓蒙稀有金屬合作中心的材料和設備建設。該中心將成為韓國企業進入蒙古礦產開發事業的前哨,為稀有金屬技術開發提供支持。韓國地質礦產研究院(KIGAM)和蒙古地質研究分析中心(GCRA)將通過共同勘探,確定蒙古稀有金屬的儲量,并示范韓國企業的勘探技術。韓國能源技術評價與規劃研究院(KETEP)計劃啟動一項研究開發(R&D)項目,通過應用適合蒙古地點的智能采礦技術和確保選礦試驗工廠技術,加快蒙古錫礦開發,并為韓國的供應鏈做出貢獻。
中德研究團隊開發新型高頻人工神經,可快速響應信號并保留電荷信息
據TechXplore 3月24日消息,中國西安交通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高頻人工神經,其獨特設計可優化離子和電子的傳輸,同時還能快速響應信號并保留與電荷相關的信息。研究人員開發的人工神經基于垂直n型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將其沉積在基板上,可模擬人類神經系統中受體、突觸和胞體的功能,最終產生類似神經的電路。該晶體管的揮發性響應為27μs,非揮發性存儲頻率為100 kHz,狀態保留時間較長。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電子學》(Nature Electronics)期刊。
先進制造
韓國HD現代重工公司開發出新的3D打印技術,可以讓船舶在運行期間進行維護和修理
據3D natives 3月25日消息,韓國HD現代重工公司開發出新的3D打印技術,該技術可以讓船舶在運行期間進行維護、修理和大修(MRO)。該系統可以使用金屬粉末生產約350種小型和中型零件,如螺栓和法蘭螺母等生產維護所需的零件。同時配備了有助于管理和減少振動和震動的技術,確保打印系統的穩定性和正常運行。該3D打印系統已經在9000 TEU級集裝箱船“HMM Green Hope”上成功進行了評估和演示。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