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當地時間3月18日,俄羅斯總統與美國總統進行第二次通話,兩人交談了至少90分鐘,就烏克蘭危機、美俄關系等議題達成一定共識。此次通話備受關注,不少媒體梳理出雙方談及的七方面議題。不過,有觀點認為,似乎沒有特別突出的成果,事先特朗普透露出來的領土問題,聲明當中也未涉及。此次雙方通話究竟取得了哪些進展?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立凡分析:特朗普慣于揮舞“交易棒”,普京則像拿著“海綿板”巧妙回球,虛虛實實間,牢牢掌握主動權,充分“拿捏”特朗普。
此次通話繼2月12日美國總統與俄總統首次通話第二次直接對話,被視為俄烏沖突能否實現突破性進展關鍵節點,雙方溝通范圍很廣,聚焦兩大方向——烏克蘭局勢,俄美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指出,對俄美元首此次通話,有兩個突出感受。所涉議題相當廣泛,傳遞美俄希望解凍全面改善關系積極意愿。公布通話內容,并未涉及扎波羅熱核電站,未涉及全面停火,僅涉及局部停火表明俄美雖有政治解決沖突共識,但在諸如實控線等關鍵問題,似乎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澤連斯基和特朗普(資料圖)
從已披露內容看,雙方在多個問題達成共識。普京同意對烏克蘭能源和基礎設施實行 30 天停火, 19 日俄烏雙方順利互換 175 名戰俘。不過,俄方強調解決俄烏問題關鍵前提停止對烏軍援。另一方面,澤連斯基政府多次破壞既有協議,讓普京對其信任度極低。在缺乏互信情況,即便達成停火協議,可能面臨隨時被破壞風險。由于俄烏雙方此前簽署明斯克協議未能有效執行,美歐作為曾經保障方,其保障難以讓普京信服,增加全面停火難度。
鑒于戰場形勢對俄羅斯非常有利,如果烏克蘭不作出相當大讓步,俄羅斯對臨時停火不會有多大興趣,3月19日和20日,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沒有停止對對方襲擊。俄羅斯目標,大概爭取改善俄美關系,在一些領域展開合作,特朗普對此表現較大興趣。歐洲大國最近顯著加強對烏克蘭支持力度,緊急討論如何在軍事幫助烏克蘭。從整體看,雖然特朗普上臺向烏克蘭和歐洲施壓、希望盡早結束戰爭,由于根源問題一時難以解決,加上俄羅斯戰場占優、烏克蘭和歐洲又不甘心放棄,想實現停火非常不易。
普京和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自由社論作家和戰略軍事分析師麗貝卡·科夫勒(Rebekah Koffler)在福克斯新聞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推測,這次通話很可能不會就停火或和平協議達成一致。科夫勒說:“當談到特朗普與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協議的實質性方面時,周二不會有突破。但雙方都可能會報告積極的進展,但沒有具體細節”。由此觀察,俄烏戰爭臨時停火不會一蹴而就,或許直到一方完全無法繼續戰爭時,停火才會發生。
特朗普與普京通話,本質是一場各取所需利益置換。俄方爭取戰略緩沖與經濟解困,美方追求外交速勝與國內政治加分。這種“交易式外交”要談出結果,就得無視一些東西,一是烏克蘭作為主權國家,訴求被邊緣化;二是歐洲安全系統性風險正在累積。所以,美俄通話,重要的根本不是商量停止攻擊基礎能源設施對誰有利,而是潛移默化告訴其它國家,在俄烏沖突問題上誰說了算。
俄烏戰場(資料圖)
從政治方面看,烏克蘭確實是大國博弈犧牲品,但對于烏克蘭人民以及澤連斯基而言,他們的國家正被“侵略”,甚至會從世界版圖抹去,一旦澤連斯基同意俄羅斯停戰條件,澤連斯基將會被釘在歷史恥辱柱,這是澤連斯基無法接受的。面對俄羅斯條件,澤連斯基肯定不會答應,現在澤連斯基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爭取美國、歐洲軍事援助,頂住俄軍前進步伐,讓俄烏戰爭繼續下去,換取未來談判桌前的籌碼,在澤連斯基眼中,與美國合作開發礦產,成為美國小弟,總比丟掉烏克蘭半數領土強得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