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江法院穩坪法庭化解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穩坪法庭堅持“如我在訴”,促使各方達成協議并主動履行完畢,實現糾紛“有爭”到“有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案情簡介
2024年3月31日12時25分許,原告張某某駕駛電動自行車途徑穩坪鎮深溪丫口處時,其車與被告王某某駕駛的小型轎車相撞,造成張某某受傷及車輛受損的道路交通事故。后因賠償問題,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張某某為維護自己的權益,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賠償各項損失共計人民幣134173.14元。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認真閱卷并積極與各方進行聯系。溝通過程中,保險公司要求對張某某的傷情進行復勘復核,如張某某不配合,將申請重新鑒定。張某某認為鑒定結果是有資質部門出具的,復核和重新鑒定會拖長案件時間,拒不配合。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雙方對傷情鑒定意見各執一詞,彼此不讓步,為及時有效維護張某某的合法權益,承辦法官與原告張某某溝通,同意保險公司對其傷情進行復勘復核。復核結果出來后,法庭再次組織雙方調解,對原被告釋法析理、耐心疏導,共同厘清賠償項目及金額。最終,各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由保險公司賠償款原告張某某124342.97元,并兌現。該糾紛得到了實質性化解,實現了“一個糾紛一個程序”。
“如我在訴”“一個糾紛一個程序”,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行動。下一步,德江法院將進一步樹牢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為目標,踐行“如我在訴”理念,有效減少解紛程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