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現代物流報消息,3月17日,法日合資在法國建設的稀土回收工廠舉行奠基儀式。法媒稱,這是除中國以外,世界唯一的大規模稀土回收工廠。其主要任務是為電動汽車和風力發電等提供新的能源原材料,同時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法國《回聲報》報道稱,該工廠位于法國西南部小鎮拉克,由當地新興企業卡雷斯特(Carester)運營。其中,法國政府將以補助金和可償還預付款的形式向該項目投入1.06億歐元(約合8.36億元人民幣)。
稀土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種礦產資源,這種金屬元素在現代先進科技和工業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許多高科技產業的核心材料,可以說,沒有稀土就沒有電子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突破,也不可能有國防工業的進步。正因為如此,世界上但凡有野心的國家,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想擁有自己的稀土產業,比如美國、澳大利亞、印度以及英國等等,這樣才能不受制于人,但是并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個能力,為了打破稀土瓶頸,許多國家開始共同攻克稀土提煉的難題。
資源(資料圖)
為了擺脫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絕對掌控局面,特朗普近乎癲狂地提出要在五角大樓近旁大規模提煉稀土,這一舉措令無數人驚愕不已。歐美日韓等國紛紛有所行動,以應對稀土供應中斷的風險。近期,歐美傳來一則消息,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法日兩國合作,于法國西南部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稀土回收工廠。這表明,西方也許會在中國的稀土閉環上打開一個缺口。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國是否會喪失稀土的控制權呢?答案是否定的。
法日這波操作看著唬人,實則暗藏三大死穴!第一是成本黑洞——1.06億歐元政府補貼+1.1億日企投資,結果全廠只雇92個員工,自動化生產線貴到日本車企都喊吃不消!第二是技術短板,中國稀土回收成本僅歐美三分之一,廈門大學教授林伯強直接放話:"法國工廠投產即虧損!"第三是原料危機,日本從澳洲買的稀土礦,分離技術還得找中國代工,這波"去中國化"根本就是個笑話!
日本稀土嚴重依賴進口(資料圖)
根據披露的信息來看,該工廠的規模比較大,但未來可能面臨成本問題。目前在稀土回收領域,中國的技術全球第一,而且成本比較低。法國工廠的生產成本如果太高,日本企業會吃不消,畢竟有稀土購買需求的大都是民營企業。“后續成本問題怎么解決,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但無論如何,從成本競爭力方面來看,該工廠會面臨困難。”
更關鍵的是,稀土的博弈從來不止于礦產。中國手握全球最多的稀土專利,從開采到精煉的全產業鏈技術早已形成壁壘。澳大利亞礦山產的礦石,過去還得送到中國加工,如今日本硬要自己提煉,成本飆升不說,純度也未必達標。就像網友說的:“換成美國作風,早動手打壓了。”但中國沒急著“掀桌子”,反而繼續深耕技術,最近還成功攔截了蒙古繞道向美國輸送稀土的嘗試——靠的不是行政命令,而是掐住了運輸通道和精煉能力的咽喉。
中國福建一家稀土企業車間(資料圖)
當然,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需要進一步加強稀土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提高稀土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稀土產業鏈的穩定和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稀土競爭中,保持優勢,繼續掌握主動權!我們應該支持稀土回收產業的發展,積極參與到環保行動中來。最后,我想說的是,稀土之爭,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競爭,更是科技、創新、環保的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