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4 日,美國白宮又貢獻了一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喜劇”。特朗普政府的幾位高級官員,竟在討論高度敏感的軍事計劃時,如同懵懂無知的孩童,誤將一名記者拉進非機密聊天應用程序的群聊空間,致使戰爭計劃毫無遮攔地泄露。這一消息傳出,瞬間在各界引發了一場不亞于十級地震的軒然大波,讓人不禁感嘆:美國政府的 “保密防線”,何時脆弱得如同一張薄紙?
據《大西洋月刊》報道,其主編杰弗里?戈德伯格稀里糊涂地被卷入了特朗普國家安全團隊策劃襲擊也門的群聊。在3月15日針對也門胡塞武裝分子軍事行動前,群里就開始了所謂的“激烈政策討論”。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第一顆炸彈爆炸前兩小時,國防部長赫格塞思還如同給好友分享日常趣事一般,向該記者發送了包含武器包裝、目標和時間等準確信息的戰爭計劃短信。這哪里像是在進行關乎國家安全與戰爭走向的機密謀劃,簡直就是一場在公眾面前裸奔的鬧劇!
如此機密信息的泄露,不禁讓人對美國政府內部信息管理的嚴謹性產生深深的質疑。是相關人員愚蠢到對信息安全毫無敬畏之心,如同在鬧市大聲宣揚自家的保險柜密碼一樣,隨意使用非機密聊天應用程序討論敏感軍事計劃?還是說美國政府內部早已管理混亂得如同一個失控的蜂窩,缺乏明確規范的信息傳遞流程和有效的監督機制,才導致這樣足以顛覆國家安全根基的嚴重泄密事件發生?
值得玩味的是,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此前還煞有其事地提議將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甚至發起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竟有54%的參與者支持這一荒謬改名。國防部,本應是以國家防御、國土安全為首要職責,而“戰爭部”,一聽就充滿了主動發動戰爭、四處挑起戰火的侵略意味。
近年來,美國在全球各地上躥下跳,在巴以沖突、俄烏沖突以及亞太競爭等事務中積極介入,其行徑早已遠遠超出防御范疇,活脫脫一個全球“戰爭販子”。如今若將國防部改為“戰爭部”,無異于撕下最后一塊遮羞布,向全世界宣告其對外戰爭的主動姿態,毫不掩飾對過去戰爭時代對外侵略、擴張及武力輸出常態化的懷念。
然而,此次戰爭計劃泄密事件,卻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將這一改名提議澆了個透心涼。在民眾對國家安全信息保護憂心忡忡、疑慮重重之時,改名計劃恐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民眾不禁會擔憂,一個更具戰爭導向的部門名稱背后,是不是意味著更加混亂無序的信息管理和高得離譜的安全風險?
作為三軍總司令的特朗普,面對這一嚴重泄密事件,其態度更是令人捉摸不透。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輕描淡寫地表示,關于胡塞武裝情報的泄露未造成影響,理由竟是他認為襲擊“非常成功”。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也鸚鵡學舌般地稱,特朗普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和國家安全團隊仍“極度信任”。
但這一番說辭,真能讓此事就此翻篇、平息眾怒嗎?顯然不能!至少得有一個可憐的“背鍋俠”來承擔責任,不然,包括希拉里在內的眾多政治對手,豈會放過這個絕佳的譏諷機會?希拉里就神發帖稱,特朗普政府意外將戰爭計劃發給了我。
從常理推斷,涉事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難辭其咎,畢竟是他稀里糊涂地將記者拉進群聊;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群里發送詳細戰爭計劃,更是罪無可恕。然而,特朗普的態度或許會受到諸多復雜因素的干擾,比如政治考量、團隊內部錯綜復雜的關系等。他是否真的會大義滅親、嚴肅處理相關將軍,目前還是一個大大的未知數。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事件必然會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對美國政府內部軍事決策和信息管理流程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至于國防部改名這個讓人不齒、令人作嘔的鬧劇,估計得暫時偃旗息鼓了。畢竟,在如此嚴重的安全漏洞面前,再提改名,只會讓美國政府淪為國際社會的笑柄。這場白宮戰爭計劃泄露事件,不僅暴露了美國政府內部管理的混亂與荒唐,更讓世人看清了其所謂強大背后的脆弱與虛偽。#白宮承認泄漏戰爭計劃:群聊拉錯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