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世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你可知在建國之前,就有三位伯樂慧眼如炬識得毛澤東主席的大才。他們都是誰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符定一
我們都知道毛澤東先生少年坎坷,四處求學。這個符定一先生就是當年毛澤東求學路上的一位貴人。
進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的開學考試后,老師拿著毛澤東的試卷找到符定一。說這是難得一見的好文章。符定見文章頗具風骨,針砭時弊,對此大加贊賞。
據說毛澤東開學就被叫到校長辦公室要求寫一個《救國之道》的文章。
毛澤東提筆立就,寫下來洋洋灑灑幾千字,讓符定一很是贊賞。
此后符定一便看得出這孩子有雄才大略不是泛泛之輩,常常和毛澤東探討時事,甚至贈給毛澤東書本和筆,二人也結下了很深厚的師生情誼。
面對毛澤東退學的請求,符定一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明白毛澤東非井底之蛙不愿意待在方於之地的想法,于是也就成全了毛澤東的愿望。
- 楊昌濟
楊昌濟老先生對待毛澤東亦師亦友,甚至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毛澤東。
楊昌濟是湖南第一師范的老師,他不僅自己文化素質很高,更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這時在這里上學的刺頭毛澤東很是得到老師的照顧。
毛澤東因為反對學校多收學費從而反抗,甚至發起“驅張運動”從而險些被開除。得到楊昌濟等老師的幫助后,隨即這項政策得到廢除。
毛澤東因此和楊昌濟成為好朋友,此后更是得到楊昌濟很多幫助,楊昌濟鼓勵毛澤東進步,督促毛澤東運動。甚至幫助毛澤東發表文章。
后來楊昌濟更是把自己的女兒楊開慧許配給了毛澤東。二人琴瑟和鳴,同心同德的故事也是讓后人傳頌至今的。
毛澤東離開后,去往北京大學做圖書管理員也是楊老先生的提議,在北京大學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毛澤東見到了書里的廣闊世界,更為以后的政治謀劃,戰爭戰略打下了堅實基礎。在這里,毛澤東還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接觸到馬克思列寧主義,成長為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青年人。
- 柳亞子
柳亞子是個文人,更是個詩人。
他對于民族獨立和社會的發展很有見解。和毛澤東結緣是在二中全會上,那時候的他就認為,毛澤東一定會卓有成績。
甚至他為毛澤東賦詩一首,來表達對毛澤東的欽佩。
詩中柳亞子將毛澤東與列寧做比,看得出對于毛澤東的認可度很高。
那個時候的柳亞子甚至還和毛澤東在不同的黨派。就已經溢于言表他對毛澤東的敬佩了。
二人還相約去祭奠了國父孫中山,并且相談甚歡,堪稱知己。
柳亞子雖然是國民黨,但是十分反對國民黨對于共產黨的針對,甚至還在四一二政變之后預謀除掉蔣介石。
此后,柳亞子因為被發現,而被國民黨抓了起來。
這三位先生的慧眼如炬使得明珠不至于蒙塵,這三位先生的幫助更是使得這顆明珠光彩熠熠,照亮新中國前進的方向,更照亮每個中國人的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