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停火進程當中,駐軍問題屢屢被各方提及,按照最初特朗普的說法,由歐洲執行?;鹬鬄蹩颂m的維和任務,這被認為是特朗普在歐洲進行戰略收縮,把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活甩給歐洲。
當時歐洲表現的并不積極,歐洲希望美國保持在烏克蘭的軍事存在,只有這樣北約才能形成共同的威懾力。
對此俄羅斯早就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北約成員國向烏克蘭派遣軍隊,但對于一些中立國家,例如中國,則可根據?;鸷蟮木唧w情況,考慮是否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
對此,中國的態度是,?;饏f議應當得到各方的認可,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中國可以和國際社會一起,實現長久持續的和平,這就是說,只有在各方都沒有意見的情況下,而且是在聯合國的框架之內,中國才會考慮派遣維和部隊。
而此時,美國和歐洲的戲碼不斷升級,感覺到“被拋棄”的歐洲開始努力推動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的議題,英國首相斯塔默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倡議各國組成“自愿聯盟”,向烏克蘭派遣聯合部隊,目前這一構想正在推進。
現在的情況就是,歐洲一心想派兵,美國對此不感興趣,俄羅斯堅決反對北約國家出兵,中國堅持一貫的中立立場。
這里面根本不牽涉中國的事,結果德國《星期日世界報》3月22日報道稱,有歐盟“消息人士”說,中國打算參與到所謂的“烏克蘭維和部隊”當中,已經開始探討這一舉措的可能性,一旦中國加入,會增加俄羅斯對烏克蘭維和部隊的接受度。
對此,中國外交部在24日予以澄清,相關報道完全不屬實,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很明顯,這就是歐洲一些人炮制的假新聞,一方面試探中國對派遣軍隊的態度,另一方面暗戳戳挑撥中俄之間的關系,他們也很清楚,盡管這段時間歐洲一直在叫囂出兵,但如果俄羅斯堅決反對,又沒有美國的支持,歐洲哪個國家敢輕易派兵?
而此時,又有國外輿論把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拿出來說事,說中國可以借助出兵烏克蘭,徹底拿下馬達西奇。
馬達西奇公司收購案的確讓中國企業遭受了損失,該公司在蘇聯時期就已經是世界著名的航空發動機制造商,后來蘇聯解體,馬達西奇就歸烏克蘭所有,在私有化的浪潮中,這家公司也成為一家私有公司。
長期以來,馬達西奇的主要客戶都來自于俄羅斯,但2014年俄烏關系緊張之后,馬達西奇就失去了這個最大的客戶,經營迅速陷入困境,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一家企業希望收購馬達西奇。
從2015年開始,雙方就啟動了收購洽談,并且中國企業給了馬達西奇2.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計劃收購56%的股份。
但整個過程推進的很緩慢,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聽說之后,不斷向烏克蘭施壓,阻撓這起收購案,他們認為這會幫助中國快速掌握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
2019年澤連斯基上臺后,更是直接否決了這起收購案,2021年,烏克蘭以馬達西奇公司對國家安全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名義,將馬達西奇公司100%股權完全國有化,包括中國企業已經投資的部分。
更有甚者,烏克蘭還對這家中國企業進行了制裁,凍結資產、限制貿易、限制負責人入境、限制撤資與增資、限制證券交易等,期限三年。
中國企業當然不服,隨后向海牙國際仲裁法院提起仲裁,索賠超過45億美元,然而直至今天,該仲裁案仍沒有結果。
由于2022年俄烏戰爭就爆發了,這起官司實在是難以推動,以目前烏克蘭的現狀,想要拿回這筆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且馬達西奇公司位于扎波羅熱市,正處在兩軍交戰的前線,整個城市已經是一片廢墟,該公司的很多技術人員也已大量流失,這種情況下,誰還會要這樣一個殘破不堪的公司?
況且,近幾年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突飛猛進,馬達西奇對于中國已經沒有吸引力,所謂出兵烏克蘭拿下馬達西奇的說法就顯得非?;闹嚕?strong>當初收購馬達西奇的中國企業本來就是一家民營公司,和中國政府八竿子打不著,怎么可能為了這個原因而出兵烏克蘭。
唯一的問題就是中國企業的索賠案怎么解決,這恐怕要在?;鸷笸ㄟ^正常的法律或商業渠道來推進,中國政府即便參與,也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利益,根本不可能涉及到其他方面。
只能說,一些國外勢力正在想盡辦法讓中國去趟渾水,但以中國的態度,該承擔的國際責任才會承擔,那些想要強加給中國的所謂“義務”,中國不會去背這個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