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閑置兔舍”到“致富雞場”,新疆庫車市哈尼喀塔木鄉以特色養殖業為突破口,探索出一條“盤活資源、聯農共贏”的鄉村振興路。
3月18日,走進庫車市哈尼喀塔木鄉自動化育雛基地,只見圈舍整齊排列,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小雞在圈舍內悠閑地踱步,雞鳴聲此起彼伏,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座由廢棄5年的舊兔舍改造而成的育雛基地,正通過“技術+訂單+管理”全產業鏈模式,為村民鋪就特色養殖致富路。
2023年,哈尼喀塔木鄉啟動閑置資產盤活計劃,申請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將廢棄兔舍升級為標準化育雛基地。新建2座自動化雞舍,配備現代化養殖設備,并保留普通雞舍10座,成功打造出年孵化能力超12萬羽的現代化養殖基地。
2024年,有著十余年養殖經驗的樊超華夫婦在基地大展拳腳,成功孵化10萬羽雞苗,投放到市場后廣受好評。今年,他們新引進的7萬羽雞苗再有半個月就能上市銷售。
該鄉積極推出的“農戶領養+自主銷售+訂單回收”的多元化模式,向村民發放500克以上的優質雞苗,并提供全程的技術指導,確保養殖戶能夠順利養殖。針對脫貧戶和監測戶,政府給予每只10元的專項補貼,其余養殖戶則可以享受每只5元的村集體補貼,構建起了多層次的增收保障體系,讓更多村民搭上了致富快車。
村民阿力木·阿布拉就是直接受益者。去年,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養殖了50只雞,沒想到,憑借銷售成品雞和政府補貼,一年下來純收入1600余元。嘗到甜頭的他,今年早早趕到基地預訂雞苗。
阿力木·阿布拉說:“去年雞苗掙錢了,今年準備買100只。”
像阿力木這般看準時機、提前預訂雞苗的養殖戶,今年在全鄉已超1100戶。在這里,養殖戶們不僅可以通過市場零售、自產蛋肉獲得收益,還能享受到基地提供的兜底回收保障。這種無后顧之憂的銷售模式,得到了廣大養殖戶和村民的熱捧。
庫車市哈尼喀塔木鄉干部丁林杰說:“2024年,實現800余戶群眾增收,今年全年計劃培育雞苗16萬羽,預計戶均可增收2000元左右。”(楊先桃 張瑞麗 杜橋 王佳毓)
來源:庫車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