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鬧大了?出售巴拿馬運河套現228億,李嘉誠被點名“警告”3次!
“得搞清楚自己的立場!”
就在最近,李嘉誠“把包括巴拿馬運河的兩大港口在內的 43 個港口賣給美國財團貝萊德”這件事在整個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就連官方都很少見地出面了,港澳辦、香港《大公報》等在連續三天的時間里,對李氏公開點名、勸誡和批評了 3 次,警告他別站錯了立場,這可真是從來沒有過的!官方發聲“三錘定音”,觸碰了紅線的李嘉誠家族,這次難道是要完蛋了?
前不久,李嘉誠旗下的香港長江和記實業發了一個公告:要把包括巴爾博亞港與克里斯托瓦爾港(巴拿馬運河東西入口)在內的 43 個港口,用 228 億美元賣給美國的財團貝萊德。交易的第二天,長和一下子暴漲了 21.86%。
但是接下來,輿論場上的憤怒簡直快把李氏家族給淹沒了,這和資本市場的狂歡形成了特別鮮明的對比。聽說,巴爾博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這兩個商業港口看起來普普通通,實際上卻是守著全球海運“咽喉要道”——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把門人”,控制著全球 6%的海運貿易通道,咱們國家 21%的遠洋貨輪都得從這過。
美國的特朗普曾經多次威脅說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要是美國借著這次收購,掌握了巴拿馬運河的運營權,很有可能會對咱們進行貿易打壓,這里面的利害關系,李嘉誠家族不可能想不到。
就算是這樣,這兩個“寶貝疙瘩”還是說賣就賣了,也難怪輿論都在指責李氏家族。港澳辦官網還特別少見地轉載了《大公報》的警示,提醒李氏“別犯傻”。
剛開始的時候,有人還想替李氏家族說話,覺得是在美方的壓力下國家沒保護好他們,國內有名的經濟學家郎咸平還說“在商言商”,對李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賣掉的 43 個港口是不良資產,尤其是巴拿馬的兩個港口利潤還不到 1%,這么做是符合資本避險的需要,能讓企業的利益達到最大。
但是咱們橫向對比一下就能發現,好多中國企業在面對外來的壓力或者大是大非的時候,根本不考慮自己的私利,表現出很堅定的立場和不肯屈服的精神。比如說華為、大疆這些,在面對美國毫無道理的封禁時,一點都不害怕打壓,積極反抗,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些中國企業,才是真正讓咱們尊敬的民族企業。
我們來看看李氏家族,他們直接先斬后奏,大半夜悄悄地放出要賣港口的消息,搞得外面的人根本沒機會插手。郎咸平替他們辯護,這反而從側面說明了李氏家族做這筆交易,一開始就沒把中國的利益當回事。跟前面說的那些企業比起來,李氏家族的做法一下子就看出好壞來了。
有業內的人分析說,這筆交易眼看著就要完成了,如果最后沒法改變這個情況,那就相當于美國把中國之前在全球港口業里的主導地位搶走了很大一部分,中國的影響力會明顯變弱,而且中國企業做國際貿易的成本可能會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俗話說:進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萬丈深淵。如今競爭或許已經到了“最后”的階段,但是這也告誡我們現在只有不斷堅持創新,必須全力競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不知道對于李嘉誠出售港口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