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劇已悄然融入眾多人的日常生活,其獨特的劇情與吸引力使觀眾為之沉醉。然而,這種沉浸式的體驗背后,卻隱藏著我們必須警惕的潛在風險。
春節期間,鋤禾君回到農村老家,觀察到團圓飯桌上的不同景象。年長者與年幼者各有其歡樂,而像我這樣的中青年人則顯得相對安靜。我驚訝地發現,堂弟堂姐們竟然都沉迷于微短劇,邊吃飯邊刷劇,仿佛被某種魔力所吸引。
在與嬸嬸們的交流中,我得知他們自放假以來,每天都連夜刷劇,甚至影響了正常的作息和飲食。
之后繁忙的工作讓鋤禾君就把這事放下了。之后讓鋤禾君再次血淚上涌的經歷則是發生在清明假期。清明三天假期,除了第一天去上墳和聚餐,剩下兩天鋤禾君都沒再出門。雖然全家人都在,但我卻選擇了手機的陪伴。
事情是這樣的,本來鋤禾君只是隨便刷刷短視頻,沒想一個特別洗腦的短劇推薦讓我看的上了癮。在最高潮的時候,這視頻居然結束了。于是趕緊進主頁找下一集,結果發現必須跳出軟件,進入一個小程序。那進就進吧,趕緊進入小程序又看了幾集,這追劇的癮是徹底勾上來了。沒想到,免費的5集看完了,平均每集2分鐘,也就是看了10分鐘之后,提醒我該交錢了。倒是也不貴,充了50塊能看完全集。
在稍作猶豫之后,充值又開始看。就這樣,看完一部,又來一部,整個清明節除去睡覺的時間,鋤禾君竟都在追劇。真是應了那句話:你想要怎么爽,這短劇就怎么迎合你。那么之后呢?身體扛不扛得住先暫且不表,錢袋子是空了。鋤禾君就因為爽了兩天短劇而鬧了半個多月饑荒了。
直到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可笑。因為在春節期間,我還信誓旦旦的和那些孩子們說,我對這東西絕對不上癮。還用鄙視的口吻問那些孩子,怎么會如此沉迷微短劇?而現在想想,連自己一個成年人都無法抵擋的誘惑,放在孩子們身上又怎么抵擋得住呢?
微短劇以其獨特的劇情設定和引人入勝的元素,吸引了大量觀眾的追捧。這些劇集常常融入白日夢般的元素,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微短劇節奏緊湊,反饋周期短,觀眾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滿足,這也是其深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所謂的短劇,其情節模式大致可歸結為兩類。
一類是男主角起初是個境遇凄慘的窮困者,飽受欺騙、欺凌之苦。然而,劇情突然反轉,鏡頭切換間,一群黑衣人撐傘而出,乘坐豪華大奔前來拜見這位曾經的“窮鬼”,恭敬地邀請他:“恭請龍王歸位”。
另一類則是圍繞女性角色的斗爭展開。女二原本企圖陷害女一,卻沒想到女一早已有所準備。在觀眾以為女一即將陷入困境之際,劇情再次發生反轉,女一巧妙反擊,讓女二顏面盡失。隨后,常有霸道總裁或英勇武士出現,為女一保駕護航。
這兩類情節模式在短劇中屢見不鮮,通過強烈的反轉和戲劇沖突吸引觀眾眼球,讓人欲罷不能。
微短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一個價值數百億的產業。然而,其對社會和心理層面的負面影響也日益凸顯。專家指出,過度沉迷微短劇可能對身體、腦力和心理造成損害。例如,過度使用手機觀看微短劇可能導致免疫性腦炎等健康問題,同時降低人們的認知能力和思考深度。
此外,我還了解到一些極端的案例,如浙江臺州的13歲小孩因過度使用手機導致癱瘓和智力衰退。網絡調查顯示,微短劇的付費觀看主力人群主要包括保姆、保潔、保安等“三保”人群及其家人。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是微短劇受眾最大的市場。這一現象進一步凸顯了微短劇在不同社會群體中的普及程度。
微短劇作為一種娛樂形式,能為我們帶來短暫的快樂,也確實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其潛在的負面影響,保持理性觀看的態度,以免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需要提高警惕,保持自律和克制。過度沉迷其中將對我們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