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網購熱潮蔓延至寵物領域,消費者常被平臺上萌態可掬的“毛孩子”視頻吸引,卻頻繁陷入“貨不對板”困境,滿心期待的“夢中情寵”到家后不僅顏值“縮水”,甚至健康狀況也令人擔憂,大額醫療費用支出讓“萌寵”秒變“坑寵”。寵物網上照片與實物存在差異時,買家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事件回顧
某地季女士被在線平臺上的寵物銷售廣告所吸引,并添加了商店的微信。在眾多貓咪中,她花費了3000元選購了一只4個月大的金漸層矮腳貓。當貓送到她手上時,季女士傻眼了,眼前的貓咪與原來被選中時的樣子大相徑庭,更糟糕的是,貓還出現了流鼻涕、流鼻血、嘔吐等癥狀。季女士自然不能接受這樣一個“錯貨”,當即通過微信與賣家進行了溝通。賣家起初以“拍攝角度問題”和“航空運輸系統影響”為由,試圖敷衍了事,見季女士不買賬,索性直接將季女生的微信拉黑了。無奈之下,季女士選擇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經審理,法院認定季女士根據賣家提供的視頻、圖片選擇了特定品種的貓咪,但賣家實際交付的貓咪,無論是在質量還是健康狀況方面,都與約定嚴重不一致,該行為構成違約。
同時,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賣家的行為屬于欺詐行為?;诖?,法院不僅支持了季女士的退款請求,還判決被告按照三倍賠償的原則向季女士支付賠償金。最終,法院判決被告退還季女士購買貓咪的3000元,賠償金9000元,并承擔季女士自收到寵物貓起至實際歸還之日止的喂養費,同時,季女士將寵物貓歸還給被告。
法寶指南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之一: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