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在日本茶道的歷史長河中,有關茶人的傳記猶如繁星點點。但是,女性茶人的傳記卻顯得稀少而珍貴。有人會說,“日本不是有很多跡見花蹊和新島八重子的人物傳記嘛,她們都與茶道有關的。”但是,在我看來,跡見花蹊更多的是以把茶道引入女子教育的先驅者身份被提及,其傳記的核心在于她作為“教育家”的成就;而新島八重子則是因為其傳奇一生而被記錄,茶人的身份并未被過多強調,倒更像是日本大河劇中的一抹點綴。在這樣的背景下,堀越梅子作為一位專業(yè)茶人,其傳記的存在顯得尤為獨特。
堀越梅子,明治二十五年(1892年)生于薩摩,是財政通才、兩度組閣的明治元老松方正義公爵的第五個女兒。說起來松方正義不但“從政牛”、“理財牛”,在“下種”方面也很牛,有13個兒子、6個女兒。有一次,明治天皇突然問他有幾個孩子,他竟然當場回答不出來,說“等我回去認真統(tǒng)計一下再回稟陛下。”盡管如此,松方正義對孩子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對梅子進行了嚴格乃至嚴厲的禮儀和清掃衛(wèi)生教育。
梅子20歲的時候嫁給了實業(yè)家堀越角次郎。堀越家族從江戶幕到至明治時期,憑借織物業(yè)積累了巨額財富。梅子天生性格開朗豁達,堅韌而富有進取心,興趣廣泛,擅長日本畫、書法、竹藝、長歌、荻江節(jié)等,但是,她最為傾心的還是茶道。結婚10年后,30歲的梅子師從當時在東京里千家茶道中首屈一指的田中宗卜,宗卜去世后,她又跟隨其遺孀如雪學習。她深受益田鈍翁、高橋帚庵等茶道愛好者的喜愛,與淡淡齋、廣瀨拙齋等茶道世家也保持著親密的關系。
昭和二年(1927),35歲的梅子創(chuàng)立了“蕾會”,致力于教授茶道。這個組織吸引了上流社會的男女參與,成立10周年時,“蕾會”甚至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在東京護國寺捐獻了一間茶室,名為“草雷庵”,這個名字取自“蕾”字的分解。同時建造的鐘樓上,刻有“蕾會”164位會員的名字,以及高橋掃庵的銘文。其中,當時新派的人氣女優(yōu)水谷八重子的名字也赫然在列,或許“蕾會”也帶有一些社交俱樂部的性質。淡淡齋夫婦和陶藝家大野鈍阿的名字也出現(xiàn)在其中,可見其影響力之廣。
梅子還曾購買里千家寒云亭,并將其遷移至鐮倉材木座的別墅中。昭和三年(1928年),她完成了這一壯舉。次年,她又購回了流落他處的寒云亭的燈籠和蹲踞。這兩件物品后來被贈予里千家,而寒云亭內有狩野探幽繪制的《飲中八仙圖》,也在昭和十九年(1944年)歸還里千家。有人說這是梅子擔心美軍大空襲會毀掉這幅寶畫。當然,梅子對里千家的貢獻不止于此,昭和二十八年(1953年),她成為里千家中第一位被推舉為“老分”的女性,這是里千家中的最高榮譽。昭和五十三年(1973年)8月,梅子以86歲高齡辭世。
梅子的茶道風格充滿了獨特的趣味,她經(jīng)常委托陶藝家制作新穎的茶具,或定制符合自己審美的器物。盡管這些茶具并沒有能夠廣泛流通,但她制作的茶勺卻為數(shù)不少。“蕾會”的活動在戰(zhàn)前頗為活躍,尤其是每月的茶會,但戰(zhàn)爭期間及戰(zhàn)敗后,活動逐漸減少。戰(zhàn)后,除了偶爾有在東茶會上掛釜的報道外,關于“蕾會”的資料并不多見。梅子最后一次公開活動,應該是在五島美術館舉辦的傘壽自祝茶會上。
在我看來,堀越梅子是一位將數(shù)寄者的茶道、上流夫人的茶道以及家元的茶道自然融合的茶人。她的茶道既不失風雅,又帶有獨特的個人風格。正因如此,她堪稱日本昭和時代女性茶人的代表。她的生平,如同一盞清茶,淡雅中透著深邃,令人回味無窮。(2025年3月25日寫于中國安徽合肥亞朵酒店672房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