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德國媒體發布文章稱;川普對華的戰略出現嚴重失誤,這一失誤正促使不少國家將目光投向中國。從近期動態來看,北京外交日程表驟然升溫,多國領導紛紛計劃訪華,背后蘊含著復雜的戰略考量和利益訴求。
3月24日起,葡萄牙外長蘭熱爾開啟五年來的首次對華高層訪問;法國外長巴羅宣布也將于本周加入"訪華潮";巴西總統盧拉更是在術后恢復期火速重啟中國行。這場橫跨三大洲的外交盛宴,恰逢美國大選季對華遏制政策加碼,折射出國際政治力量重組的歷史性拐點。
蘭熱爾為期五天(到28日)的訪問打破中葡外交沉寂,其行程設計暗含地緣密碼。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參訪安排,不僅展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更暗合葡萄牙拓展亞洲經貿紐帶的戰略訴求——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中國與葡萄牙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77.05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89億美元,同比增長5.4%。此次訪問,也期待在歐盟對華政策分化中開辟獨立賽道。
法國外長巴羅本周訪華,行程涉及北京和上海,在俄烏沖突的關鍵節點,此訪備受矚目。法國當下有兩大訴求指向中國。一方面,在“自愿聯盟”問題上,法國與英國積極推動建立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然而普京政府明確拒絕北約成員國維和人員。在此情形下,部分歐洲政客將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期望中國出兵。但中國在3月24日已明確表態不會派兵,展現出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和清晰的戰略判斷。另一方面,法國高層期望中國在貿易領域有所松動,取消對歐洲部分產品的反制措施。特朗普政府對歐洲的施壓讓歐洲經濟陷入困境,歐洲急需將貿易重心向東方轉移,否則將面臨發展機遇的流失。
法國外長巴羅
巴西總統盧拉的動向同樣引人關注。這位80歲的南美大國領導人,在身體剛恢復后就迅速將訪華提上日程,足見其訪華決心。其總統特別顧問阿莫林直言“巴西不會屈服于任何人”,矛頭直指特朗普政府。近期,美國惡意炒作巴西倒向東方,國內反對派也趁機煽風點火,導致盧拉支持率有所下滑。但巴西憑借穩定的國內經濟,讓美國不敢輕易采用對付菲律賓等小國的手段。盧拉此次訪華意義重大,不僅有助于提升他在國內的支持率,更能為巴西的發展爭取更多合作機遇,拓展國際空間。
巴西總統盧拉
特朗普奉行”美國優先原則“,沉迷于"關稅武器化",大搞全球“孤立主義”,正將越來越多國家推向中國。以他的行事風格,很難做出悔改,反而可能進一步加大對歐洲及南美的施壓力度。巴西有盧拉總統堅定領導,不會輕易向美國低頭。而法國和葡萄牙等歐洲國家,在自身利益與對華關系的權衡上,仍處于觀望狀態。
對于中國而言,這一輪外交潮是難得的機遇。中國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化與各國的合作,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同時,也要保持高度警惕,防范外部勢力的干擾和破壞。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中國需以穩健的外交策略,維護國家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引領國際社會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歷史經驗表明,基于零和博弈的霸權邏輯終將被時代拋棄,唯有合作共贏的包容性發展,才能塑造可持續的國際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