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臨近圣誕之際,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向挪威當局通報,他們在北海大陸架上開采出了石油。
埃科菲斯克油田(Ekofisk),這是當時最有價值的海上石油勘探發現,油田于1971年6月開始生產。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一系列重大發現接踵而來。
挪威石油工業和國家致富的故事真正開始了。
僅僅10年后,1980年,石油行業產值占挪威GDP的比重就從0增加至13.5%,占出口的比重達三分之一。
1990年代中期,挪威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僅次于沙特阿拉伯。
但將原油運送到他國獲得一次性收入,只是挪威國民致富故事的一小部分。
“我們發現了兩次石油:一次是在大陸架上,另一次是在金融市場上。”
這話是挪威央行投資管理公司(NBIM)的CEO 尼古拉·坦根(Nicolai Tangen)說的。
為了讓大陸架上的資源財富轉化為國民養老、醫療健康和教育等的長期保障,1996年,挪威財政部將第一筆20億挪威克朗(NOK),存入一只基金,歸集用作以后國民開支的預備積蓄。
今天,北京時間2025年3月24日下午,這只基金的最新規模(總凈值)為
18.74萬億克朗,約合1.8萬億美元。
NBIM官網載圖
這就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以下簡稱GPFG或基金),早期稱為石油基金。
坦根正是這只基金的管理公司掌門人。上周,由于基金近幾年的出色表現,這個維京人的后裔獲得了第二個五年任期。
2024年末,基金的規模一度達到20.55萬億克朗的頂峰。
坦根認為,與其它油氣資源豐富的國家相比,“將資源財富轉化為金融資產”才是挪威的成功故事。
基金將挪威政府來自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收入,投資于外國證券和房地產,以獲取較高回報。截至2024年末,基金資產71.4%投資于外國股票,涉及8600多家上市公司,26.6%投資于債券,1.8%投資于非上市房地產,另有少量投資于非上市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
最突出的是,這只基金持有全球上市股票的1.5%,每年參加的股東大會投票就有近萬次。
得益于最近幾年美國股市的持續上漲,特別是科技股的飆升,持有英偉達、蘋果、亞馬遜等股票的GPFG獲得了高回報。年報顯示,GPFG全球科技股配置占比27.9%,回報率35.1%;2024年股票類別的回報率達18.2%.
當然,風險也伴隨。比如2022年,GPFG因美國科技股暴跌而虧損14.1%。
上面這張圖顯示了基金的歷年收益情況,深色部分為政府投入資金,藍色部分為投資收益,灰色部分為匯率調整影響。
根據2025年挪威的財政預算,政府提議今年從GPFG回撥4600億克朗,約相當基金價值的2.5%,處在法律規定的3%限額之內。
這筆基金的回饋(類似分紅),將占到國家年度預算的五分之一左右。
北極·維京人·海洋·青少年
(敬請關注今日二條)
對于560萬挪威人來說,這筆持續性收入的加持,使得他們能夠在今年增加國防開支,提高個稅起征點,降低幼兒園收費,增加交通費減免,調低機票稅……
同時,繼續保持他們居于全球前列的人均國民收入水平。*
北極·維京人·海洋·青少年
(敬請關注今日二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