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皮膚病,皮疹消退后還會疼痛幾年甚至十幾年,帶狀皰疹病是由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怎么快速緩解疼痛?怎么根治呢?
什么是帶狀皰疹?
在中醫里,帶狀皰疹也叫“蛇串瘡”、“腰纏火丹”。不僅皮膚上會長紅斑、水皰,還會侵犯神經節,疼起來要命。
老年人特別容易得帶狀皰疹,而且年紀越大,留下后遺神經痛的可能性就越高。為啥呢?因為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氣血津液都不足,正氣本來就虛。
南昌貢方堂中醫皮膚科專家陳順濤表示,50歲以上成人、老年人、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機械性創傷、精神壓力大、勞累等是常見的誘因。
天氣漸暖,正是病毒性疾病高發的季節。出現這些癥狀,警惕帶狀皰疹:
1.前驅期:皮膚刺痛、灼熱或瘙癢,常誤以為是肌肉拉傷。
2.爆發期:身體單側出現簇狀紅斑、水皰(常見于胸背、腰部、頭面部)。
3.后遺癥:約30%患者會遺留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帶狀皰疹會傳染嗎?
和水痘一樣,帶狀皰疹也有一定的傳染性,但是,它的傳染度不高且傳染性主要是對于兒童、沒有得過水痘的孕婦,免疫力較差的人群,可能會引發水痘或帶狀皰疹,所以建議這一類人群還是要注意隔離。
中醫妙方治療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這個病,中醫講,是濕熱灼于內,外感邪毒,濕熱邪毒搏結于皮膚所致。
要想解決問題,就得把內在的濕熱之邪去掉。濕熱化散,濁毒沒有了依附,自然就被清散了。
分享一個方子:黃芩9g、梔子9g、柴胡15g、木通9g、車前6g、黃連6g、半夏9g、竹茹6g、茯苓9g、生地6g、桃仁6g。(劑量僅供參考,宜根據個體情況加減)
- 黃芩、梔子用于泄肝火,清濕熱。
- 柴胡調肝經氣機,以免肝氣為寒涼之藥所遏。
- 木通、車前利水,使得濕熱有路可退。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可以增進療效。
- 半夏燥濕化痰,竹茹清痰熱,茯苓健脾利濕。
- 生地滋陰養血,以免上述藥材傷陰傷正
- 桃仁活血化瘀。因為濕熱蘊藉,令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所以,要活血化瘀。
醫案
陳某,男,60歲。
主訴:帶狀皰疹20余天,頭痛10余天。嚴重影響生活,夜間無法入睡。
診斷:蛇串瘡(太陽陽明太陰合病)。
處方:六物黃芩湯。
黃芩12g,干姜12g,生曬參12g,紅棗24g,桂枝6g,生半夏24g。加水900mL,煮取300mL,分3次服。
二診:患者癥狀基本同前,改以解表清熱、散結除飲為法,予知母解肌湯。知母18g,葛根18g,生石膏18g,麻黃12g,炙甘草12g。加水900mL,煮取300mL,分3次服。
預后:服用5劑,患者精神尚可,仍有頭痛,但頭痛發作次數及程度較前減輕,后繼續服用9劑。患者精神尚可,疼痛癥狀已基本緩解,無頭暈,無口干口苦,有少許汗出,納可,眠改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