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朗普上臺以來,安排馬斯克來執行大規模的機構精簡任務,讓馬斯克得罪了太多的人。3月份以來,一場針對馬斯克的報復性襲擊浪潮,開始席卷全美。因為馬斯克的政治角色與特斯拉品牌的高度綁定,特斯拉成了首個被集火對象。而且,因為有匿名組織在背后針對性的大規模散播特斯拉車主信息和位置,一場大規模“U型鎖”打砸事件在全美蔓延。到如今,事件愈演愈烈,特朗普親自下場為特斯拉站臺,反而是越幫越忙,引發更大規模的混亂。
要聊這個事兒,肯定繞不開如今全美“數字圍獵”特斯拉的事情。這事兒的源頭,其實在今年年初就開始了。不過當時還是零星爆發,后來明顯有人暗中支持、輔助,才開始大規模的爆發。比如有“黑衣人”針對特斯拉門店、充電樁和車輛進行襲擊。與當年的“U型鎖”相比,美國人可是真不給你講規矩。向門店、車輛投擲燃燒彈、縱火、開槍射擊等等,那是比比皆是。砸車、扎輪胎、噴涂鴉等行為,那更是常態。
這幾天,特朗普也下場為馬斯克站臺說話,宣稱那些砸特斯拉的人,被抓到就最高關20年。結果還是沒能阻止事態蔓延,反而是越幫越忙。新出現的黑客組織“狗幣復仇”,公開泄露了大概430萬特斯拉車主的個人隱私數據。特朗普又要求美國反恐機構把襲擊者定性為“恐怖主義”,FBI工作組介入調查。結果,反而是FBI局長的住宅、機構普通雇員的住址和常用充電站位置,被全方面曝光。
毫不客氣的說,這背后要是沒有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在幕后操盤,單靠個體在鬧,能有這么強的反擊力度和組織動員能力,我是不太信。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特斯拉成為攻擊目標,源于馬斯克的雙重身份。作為“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他主導的聯邦機構大裁員、支持歐洲極右翼政黨等行動,激化了美國左右翼矛盾。反對者將特斯拉視為馬斯克政治權力的延伸,通過對其打擊來表達抗議。
為什么我們剛才說特朗普越幫越忙呢?因為特朗普將襲擊者定性為“恐怖分子”并威脅重刑,這短期內或能威懾暴力行為,但長期可能加劇社會對立。尤其是力挺特斯拉的姿態,被批評為將企業卷入政黨斗爭。商務部長“推薦特斯拉股票”的行為就更離譜了。不光模糊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更是助長做空勢力借機謀利。這段時間特斯拉股價三個月內腰斬,做空機構獲利超160億美元。
站在一個旁觀者角度來看,這場“圍獵”本質是美國社會裂痕的科技鏡像。當企業成為政治符號、數據成為武器、商業實體淪為斗爭載體時,科技公司的中立性蕩然無存。而“開盒”事件暴露出數據隱私的致命漏洞。黑客通過劫持車載系統、整合政商坐標與行為數據,將車主隱私轉化為脅迫工具,標志著網絡攻擊從虛擬空間向實體威脅的升級。這種“數字綁架”不僅威脅個人安全,更成為政治斗爭的新手段。我們國內近期發生的,某中國互聯網企業高管女兒,身在加拿大,卻可以輕松“開盒”中國公民的事情,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種事情,上了“秤”,可是千斤都頂不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