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一周之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給出消息,在庫爾斯克地區,有大約30名北約軍官被俄羅斯軍隊包圍在庫爾斯克地區。
再到如今的俄烏戰場前線,烏克蘭軍隊相比于剛和俄羅斯軍隊作戰之時相比,機動性以及戰術配合能力更強,并且就連科技的使用都得心應手了起來。
原本以為,烏克蘭軍隊越打越強、越專業的原因,是得到美國方面情報系統的幫助。實際上,原因不止如此,或許此時在俄烏前線和俄羅斯軍隊戰斗的人員,就摻雜著不少北約正規軍。而在庫爾斯克地區,30名北約軍官被包圍便是最好的證明。
實際上,烏克蘭前線人員魚龍混雜,早就成為了眾所周知的事情。其中有來自境外的雇傭兵,有北約派遣過來的教官等。
早在2023年的下半年,俄羅斯就公開曝光了相關消息,俄羅斯軍方表示:
“烏克蘭招募外國雇傭兵的情況大幅增加。”
并且俄羅斯軍方甚至把這些外國雇傭兵的收入都給精確的曝出來了,價格低的,一個才1000美元不到,而價格高一天就有2000美元進賬,也就是一天抵得上價格低的兩個月收入。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俄羅斯的情報部門實在是太過于優秀了,可以說,烏克蘭在前線人員的布置幾乎逃不過俄羅斯的法眼。
那么,為什么俄羅斯可以忍受這樣的情況出現呢?歸根究底,還是俄羅斯的實力相比烏克蘭,依舊呈碾壓的姿態。手握著巨大優勢的俄羅斯,自然有氣定神閑的資本。
而隨著戰爭的進行,情況就變得不對勁了起來,漸漸的,俄羅斯發現在前線,甚至有北約正規軍的出現,俄羅斯早在去年就發現過,北約派出過指導人員,去前線幫助烏克蘭士兵,指導他們使用援助的相關武器。
再到現在,這種情況再度被俄羅斯實錘并曝光,可算是讓西方和美國無言以對。
尤其是在庫爾斯克地區,烏克蘭人的抵抗尤為頑強。歷經這么長時間,俄羅斯都沒能徹底把烏克蘭軍徹底趕出這片土地。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俄羅斯的計謀,盡可能的讓烏克蘭在庫爾斯克增兵,從而殲滅他們有生力量。
然而,烏克蘭戰術的成功也是事實,因為烏克蘭剛剛突入庫爾斯克這片區域的時候,俄羅斯確實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前線士兵的抵抗并不激烈。
而且,在庫爾斯克戰場的北線,烏克蘭軍隊有過24小時內摧毀俄軍122個火力點的壯舉。
這并不是偶然,烏克蘭軍隊靠著北約援助的“戰場元宇宙”軟件,能夠靠著虛擬現實技術復盤戰局,從而對各種情形進行推演,找出最好的一種進攻手段。就連俄軍士兵也忍不住感嘆,他們處處被烏克蘭士兵預判到行動,就和在電子游戲里的人交戰一般。
再到如今,烏克蘭軍隊在庫爾斯克地區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合兵,雖然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代價,但是總體來說,還是顯得比較井然有序的,其中,不乏北約戰術戰略,戰場規則的幫助。
總之,從這次發現北約前線30名軍官,再回顧烏克蘭軍隊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的反差表現,不難看出,烏克蘭前線的確是有正規軍的存在,但是具體正規軍數目在多少,這點尚且不清楚。
不過,俄羅斯什么陣仗沒見過?俄軍也是迅速找到了適合他們的戰術戰略,那就是常識性的切斷庫爾斯克地區的補給。沒有了補給,就算你的士兵再精銳,到頭來終歸只能束手就擒。
況且,對補給線的打擊,對前線士兵士氣打擊是巨大的。一旦出現前線混亂的情況,對于烏克蘭來說,很有可能被庫爾斯克地區的俄軍一波推平。
早在大約半個月前,俄羅斯就收復了大片庫爾斯克土地,俄軍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在會上向普京匯報的成果是:奪回庫爾斯克地區被烏軍占領的比例達到了86%。而蘇賈這個烏軍的重要后勤補給樞紐,也被俄羅斯奪取。
到頭來,這場仗最大的受害者,還是烏克蘭。本國的士兵死傷無數,而北約的教官以及帶來的武器設備,似乎變成了一個試驗場,即便這場戰爭輸了,損失也遠比烏克蘭小的多。
因此,烏克蘭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北約的援助,是無法幫助他們完成絕地翻盤的,倘若繼續執迷不悟,只會讓烏克蘭的下場變得更加難堪。
參考資料:
《北約近30名軍官在庫爾斯克州境內被包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軍收復庫爾斯克州三座城鎮 烏克蘭的籌碼又少一個》國際在線
《俄媒曝光雇傭兵在烏收入》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