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車正常開的話,跑50萬km肯定沒問題,你看出租車司機,很多都能跑到100多萬公里。
若按照普通老百姓的用車頻率,一年也就1萬km,50萬km可足夠老百姓使用50年。
但現實問題是,絕大多數人在10年8年的時候就會換車。別說跑到50萬km,一輛私家車就算跑到20萬km都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須知汽車畢竟是一個大件,如果更換非常頻繁,對老百姓的錢包是一個比較大的負擔,絕大多數買了私家車的家庭,其他生活質量肯定會過多或少受到一點影響。
所以這些年各大企業不斷對車型進行升級改造。在提高了中國汽車科技感和競爭力的同時,也確實讓不少人的認知產生了偏差,覺得車型半年一更換,自己的車也該6年一更換了。
另外隨著環保標準的提高,汽車也可能因達不到更強的環保標準而逐漸報廢。目前我國正在制定國際標準。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李天威說,將會加快國七標準制定,對標歐美的先進法規。
如果國七標準落地,那么按照國六標準發布之后國三標準受到限制來看,未來極可能會有步驟淘汰國四標準的汽車。
再考慮到排放標準差不多每5年更新一次,那么等到淘汰國五標準的時候,也就是未來七八年的事情了。
而國四車和國五車目前在我國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如果這兩種車型進入淘汰期,將是一個涉及很多車主。
盡管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讓自己愛車陪伴自己更久一些,可事實就是這樣。一方面是廠家的宣傳,導致大家伙將汽車誤以為是快消品。另一方面是國家的汽車審核標準,導致之前生產的汽車難以通過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檢驗。
這也直接導致我國沒有老車文化,二手車市場又混亂不堪。
以目前的年審政策來看,10年以后的車就開始每年一次年審,15年以后的車開始每年兩審。
每年審一次,就已經到了絕大多數人能夠堅持的最低底線。如果每年審兩次,考慮到審車至少也要半天時間,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已經和強制要求人們報廢差不多了。
到底該怎么改呢?我想了很長時間,最終只能想到一個答案。
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讓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小一點,把遺產稅和離境稅征收起來,在國內制造更多的中產階級,老百姓手里有了錢,也就樂意換車了,或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