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汽車市場正處于新四化發展大潮之下,車燈成為了如今整車造型中較大的亮點與賣點,市場對于汽車照明技術的需求越加龐大。在此背景下,擁有高亮度、低功耗、多種造型、可像素化等豐富特點的LED技術已日漸成為主流汽車照明技術方案。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2024全球車用LED市場-照明與顯示產品趨勢》報告(了解報告>)顯示,2023年LED頭燈滲透率于全球傳統乘用車達到72%,其中電動車的LED頭燈滲透率更高達94%,預計2024年將分別提升至75%與96%。
另外,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由于面臨到市場競爭與成本下降的壓力,汽車制造商積極將先進車用照明技術作為高附加價值產品進行市場營銷,帶動2024年車燈/車用LED市場需求穩定成長,分別達到373.95億美金與34.45億美金,皆高于車市出貨表現。
國產LED企業聚焦盈利新賽道—車用照明
2024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繼續成長,尤其是新能源車的銷售。TrendForce集邦咨詢發布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達到1629萬輛,同比增長25%。其中,中國市場占比進一步擴大至67%,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
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2025年全球新車市場銷量進一步增長,達9060萬輛,同比增長2.4%。其中,中國、美國及西歐地區的銷量占比位居前三,分別為29%、18%和15%。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新車市場的占比將達50%。
汽車市場銷售情況旺盛帶來了積極的連鎖效應,車燈、車用LED等需求同步增長。
車燈企業星宇股份近期發布的2024年報顯示,公司在過去一年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同比增長。報告期,公司承接了多家客戶共69個車型的新品研發項目,實現了40個車型的項目批產;
佛山照明在2024年上半年期間,車燈產品實現營收10.45億元,同比增長29.64%,占營收比重增長至21.84%。子公司南寧燎旺持續落地多個新車型與模組項目。
在LED產業鏈部分,2024年晶科電子的汽車智能視覺產品收入10.23億元,同比增長33%,該業務板塊提供智能車燈系統、車規級LED器件和模塊等產品方案。
鴻利智匯則在2024年獲得多個LED汽車照明項目定點,涉及吉利、北汽、宇通客車等客戶,為應對新項目訂單的快速增長,鴻利智匯還對車規級LED燈珠獨立專線進行產能擴張;
2024年,聚飛光電車用照明業務特別是大功率產品已進入包括上汽、廣汽、比亞迪、奇瑞、長安、吉利、長城等國內自主品牌以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一汽大眾、東風日產等合資品牌主機廠供應鏈體系。另外,與華域視覺、嘉利股份、星宇車燈、法雷奧、馬瑞利、偉瑞柯、燎旺車燈、金業車燈等國內外多家重要Tier1廠商形成深度合作;
瑞豐光電的車用產品已經進入法雷奧、海拉、三立、星宇、華域、嘉利、科世達等各大Tier1廠的體系,并憑借穩定的品質表現贏得了客戶的贊譽,預計2024年車用LED業務保持50%以上的增長;
德豪潤達在2024上半年實現前裝車燈產品增長迅速,公司實現為國內知名車企穩定供貨,成為驅動公司業績較大幅度增長的關鍵原因。
上游芯片企業同樣感受到車用照明帶來的積極影響。
聚燦光電通過在光效照明、車用照明和背光等高端產品銷售上的突出表現,預計2024全年歸母凈利潤1.95億至2.15億,同比增長60.95%至77.46%。
為加大產能供應,2024年11月,聚燦光電在宿遷投產的Mini/Micro LED芯片生產線,以及今年1月投產的240萬片紅黃光外延片項目,目標應用領域均包括新能源汽車與汽車剎車燈等領域。
對于車用照明LED需求積極的情況,晶科電子解析道,車用照明LED市場需求旺盛,主要得益于中國的汽車總產量進一步增加,智能車燈和智能座艙的快速發展,使得汽車的內外飾照明及顯示屏的價值和用量進一步增加,促進了車用照明和顯示的市場需求增加。隨著未來汽車主機廠的內卷加劇(成本要求)和供應鏈安全的考慮等因素,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國產化趨勢更加明顯。
國產LED企業為何能夠在車用照明領域崛起?
外部市場因素帶來LED車用照明發展的好機遇,而國產LED企業則憑借自身多項特質與優勢順勢發展。
在LED車用照明市場,國際企業具有先發優勢,在全球范圍內占據了領先的地位。艾邁斯歐司朗、日亞化學、Lumileds占據了主要LED車用照明市場份額,此外首爾半導體、統明亮、三星LED等多家海外LED企業則占據其余大部分份額。
所幸的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蓬勃,以及國內LED產業鏈的龐大優勢,為國產LED企業進軍LED車用照明市場提供了豐富的土壤,讓國產LED企業能夠從國內市場出發并向全球車燈市場滲透。
其中的高性價產品與快速的服務響應特點,成為國產LED企業能把握住國內汽車市場機會的關鍵。
鴻利智匯旗下企業佛達信號指出,在車用照明領域,國產LED企業有很強的成本優勢及產業配套優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LED封裝生產基地,擁有完善的LED 產業鏈配套體系,從芯片制造、封裝材料到設備制造等上下游產業齊全,國產企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降低了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時也有利于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和技術交流。
國星光電則表示,國內廠商的差距主要源于技術積累少、起步晚導致的客戶認可度較低,以及國內廠商對LED的創新要慢于國際廠商。但國內廠商的整合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要優于國際廠商。
而澳洋順昌、晶科電子則認為,實際在技術方面,除高端應用比如(ADB、高功率密度等)等產品方面還有差距之外,國產LED企業在常規尾燈、信號燈和內飾燈用等LED燈珠產品技術水平上也已與國際企業持平。
憑借產業鏈優勢,國產LED企業能夠短時間內能在市場上獲得一定優勢,但在車用照明LED市場也日漸內卷,且車企客戶對產品性能提出更高需求的情況下,企業對自有LED技術的持續創新,才是在LED車用照明市場上站穩腳跟的關鍵。
面對汽車制造商積極導入自適應性頭燈(ADB Headlight)、Mini LED尾燈、貫穿式尾燈(Full-Width Taillight)、格柵燈(Grille Lamp)/全寬帶前燈條(Full-Width Front Stripe)、(智能)氛圍燈等車用照明技術,國產LED廠商積極響應,在2024年持續推出高性能車用LED照明器件產品。
例如,國星光電憑借在LED顯示上積累的技術實力,開發出多種規格車外交互屏和尾燈屏LED產品,近兩年陸續首發應用到多個新能源車型。同時,經過多年技術儲備,已實現汽車大燈用光源的全系列產品方案覆蓋,如常規的3W白光LED和百級、萬級、百萬級ADB LED光源。其中,Micro LED車燈模組連續兩年作為亮點展出。
鴻利智匯正在積極推廣Smart RGB LED、PPAIEMC\陶瓷等系列、車用紅外顆粒等核心產品。
其中,Smart RGB LED為重點產品,鴻利智匯將IC直接封裝在LED支架內,相比于傳統RGB電路,線路設計更簡約高效,減少獨立外置IC所需的額外空間,產品更輕薄。且產品在色彩上滿足了單點可控全彩的控制能力,滿足市面上 64 色、128 色、256 色、1024色等多種不同客戶氛圍燈要求,充分適配各類高端汽車的需求。
瑞豐光電推出的ADB矩陣大燈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采用Mini LED與遠近光陶瓷共晶技術,有效解決像素間距、串光、及熱管理難點;最新推出的3W陶瓷雙色產品,符合燈具集成化、小型化、功率化的市場需求,功率覆蓋0.5-3.0W。
在氛圍燈上,瑞豐光電推出的SMART RGB,采用3535-雙線控制型IC LED技術,低熱阻,高可靠性,具備RGB三路獨立驅動、256 灰階、省電模式、睡眠模式等特性;
晶能光電在在常規車用照明方面提升產品性能和產品結構的優化;同時,晶能光電也在交互式尾燈LED光源、ADB大燈LED光源以及矩陣式車燈的Micro LED光源方面進行開發與探索。
晶科電子則順應LED器件小型化的趨勢,推出了多款小尺寸和小發光面的中小功率和大功率的LED器件(如2016,1216等);推出相應的雙色(Bi-color)LED器件產品,更加適應于車燈小型化和緊湊設計的要求。
澳洋順昌在車用照明領域帶來最新CSP180度大發光角度紅光/白光等產品。
車用照明領域,國產LED企業面臨新挑戰
過去對國產LED企業而言,車用照明是高門檻市場領域,尤其是汽車前裝市場。Tier 1廠商、車企對供應商選擇的標準較為苛刻,其與國際廠商已有穩定供應關系,對國內LED企業來說是一大考驗。
時過境遷,進入車用照明市場的難度正在逐步下降,國產企業技術上與國際廠商不斷拉近,但國產LED企業仍面臨一些內外部的新挑戰。
LED行業內部的市場競爭正在加劇,國產LED企業加速涌入車用照明賽道,或再次掀起價格內卷之風。與此同時,外部主機廠也在持續要求降價,這導致國產LED企業的利潤空間在逐漸壓縮。
面對車用照明的市場情況,晶能光電認為,盡管有產品價格下降的趨勢存在,但汽車廠商對于供應商選擇并不單純以價格為評判標準,更加考量企業產品的性價比、企業可持續的創新能力、企業的制造能力等綜合因素。因此,單純的降價策略并不適用在車用照明賽道的發展。
而提升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始終是國產LED企業在車用照明的生成之道。瑞豐光電就指出,盡管眾多國內LED廠商進入車用市場,然而很多企業并無獨立的車規產線,從行業長遠發展角度來看,這將對國內品牌造成傷害,會影響車企對國產品牌的信心……
小結
展望2025年,車用LED行業挑戰與機會并存。未來國產企業需將更多資源用于技術、制造等綜合能力的完善,才能在競爭越加激烈的車用照明市場中闖出一片新天地,向全球車企證明中國品牌的實力。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金級+會員市場報告: 全球LED產業數據庫與LED廠商季度更新》(了解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汽車制造商面臨市場競爭與成本下降的壓力,要求車用LED供貨商于2025年持續降低報價。由于總體經濟不明朗的影響持續存在,可預期2025年將面臨較大的價格下降壓力。
然而,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車用LED廠商在手訂單表現,車市生產將有望于2H25再次復蘇,加上2026年車款持續計劃導入先進技術,預期2025年車用LED市場產值將有望成長至35.09億美金。
文:LEDinside Irving
?關于集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