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我國鋼鐵行業就出臺了限產令,要求大家把產量壓一壓,各地把落后的產能也收一收。
然而,實際執行不盡人意,產能、產量仍然逐年增加,到2015年,終于迎來了我國鋼鐵行業歷史上虧得最慘的一年。
據統計,那一年全國有上百家鋼企破產,而沒破產的,日子也不好過,鋼材價格降到了歷史谷底。
供需決定價格,于是,鋼鐵行業再次開啟了新一輪針對過剩、落后產能的強力淘汰。
這一回似乎立竿見影,鋼材價格2016年就開始回暖,到2016年上半年,鋼鐵行業整體已扭虧為盈。
眼見行情轉暖,活下來的鋼企老板們以為淘汰產能就此結束,但他們錯了,回暖只是短期的周期波動,對產能的淘汰不僅沒結束,還更加強力。
2016年,有140多家民營鋼企被壓縮,2017年,又有700多家鋼企被關停,那兩年,鋼企老板們見面最先問的一句話就是:破產沒?
鋼鐵業淘汰落后產能是發展的必然,歷史的車輪誰也阻擋不了,不過,也有先知先覺者,成功逃過了車輪的碾壓。
比如上市鋼企玉龍股份的創始人唐永清,正是在2016年行情剛開始回暖的時候,就帶著一家六口果斷把公司賣了,提走40億安全逃離。
玉龍股份現在已經不是鋼企了,而是礦企,從賣鋼管到挖礦石,主營業務的巨大變遷中,已經顯而易見創始人唐永清當初賣公司的明智。
歷史信息顯示,唐永清家族離場后,接盤者就認虧剝離了鋼鐵資產,然后陸續注入了大宗貿易、黃金采選,才讓玉龍股份勉強撐到了現在。
實際上,唐永清也不是先知,也沒有通天的本事,現在往回看,他也只不過是順勢而為,在關鍵之時,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而已。
當然,他人生當中的順勢而為不止一次,作出的正確選擇也不止一次。
唐永清是江蘇無錫人,出生于1946年,10幾歲就在當地的焊接鋼管廠當工人,頭腦靈活,悟性很高,25歲就被提拔為了無錫縣高頻焊管廠的車間主任。
所謂“焊管”,就是焊接鋼管,而“高頻”的意思就是,電焊使用的是高頻率的電流,如果簡單點說,唐永清所在的廠子就是生產焊接鋼管的。
其實,70、80年代的江蘇,像這樣的集體廠子并不少,但無錫焊管廠卻是少數發展壯大并成為上市公司的,它就是玉龍股份最早的前身。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時代的支撐,無錫焊管廠正是在改革開放后的10多年里,沐浴著政策紅利一步步脫穎而出。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是先經歷了鋼鐵行業的迅猛發展。
比如1853年的英國,生產了全世界53%的鋼鐵,而1920年的美國,提供了全球60%的鋼鐵產量,甚至國土那么小的日本,也在1980年超過了美國,成為鋼鐵大國。
所以改革開放之后,鋼鐵行業也就被定位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處在鋼鐵行業中游的焊接鋼管就首當其沖。
實際上,我們使用的鋼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焊接鋼管只是其中之一,顧名思義,它是利用鋼板或者鋼帶焊接而成的,是有縫的。
而與焊接鋼管相對的另一類就是無縫鋼管,它是利用鋼錠直接掏空拉伸加工而成。
從強度上來說,當然無縫鋼管好于焊接鋼管,但是,無縫鋼管生產工藝復雜,生產成本也高,價格就高。
而很多實際的應用場合其實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強度,所以,生產簡單、成本相對低廉的焊接鋼管應用非常廣泛。
到1994年,無錫高頻焊管廠已經發展成了玉龍集團公司,而唐永清已爬升到了董事長兼總經理的位置。
1994年,玉龍集團又迎來了一個大利好,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擴大了焊接鋼管在汽車、機械等下游領域的需求。
然后1995年,國家又啟動“雙加工程”,對包括焊接鋼管在內的金屬制品行業進行技術改造,尤其對于無錫、常州等長三角地區的焊管企業支持力度較大。
根據歷史信息,當時無錫、常州焊管供應鏈條上的企業得到了稅收減免和貸款貼息等政策,玉龍集團踩著東風成了本地企業中的佼佼者。
到1999年,玉龍集團總資產已經過億,年產焊管超過10萬噸,跨入了規模化焊管企業的行列。
無錫是“蘇南模式”的代表性城市之一,也就是改革開放后一直以集體經濟為主,但到了90年后半期,這一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而在另一邊,浙江、廣東民營經濟為主的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于是,“蘇南模式”也開始轉變,企業民營化改制如火如荼的展開。
1999年,玉龍集團提出了改制申請并得到批準,唐永清作為公司的一把手,近水樓臺先得月,便盤下了玉龍集團。
當時玉龍集團總資產1.2億,評估凈資產1292萬,刨去412萬的債權,所有資產作價880萬,唐永清家族全盤接收。
880萬,唐永清家族哪來這么多錢?實際上,唐永清一開始就沒有押注鋼鐵,唐永清家族的主業其實是農副產品貿易。
改革開放后,唐永清就一邊上班,一邊在外面搞副業,養殖黃鱔、河蚌、地必蟲、兔子等,賺了很多錢。
根據玉龍股份的招股說明書,唐永清在玉龍集團及其前身工作34年的工資和獎金收入產生的積蓄為80萬,而做農貿20年獲得收入超過800萬。
當然,收購了玉龍集團之后,農貿生意肯定就不做了,家族全體統統投身到了焊接鋼管行業當中。
唐永清家族入主后又遇上了兩波大行情。
2001年,中國加入WTO,焊接鋼管行業的出口配額取消了,以前是國家規定了只能賣多少,現在你只要有本事,能賣多少賣多少。
這波紅利唐永清吃到了,到2007年,玉龍股份營收突破20億,超過30%都來自于海外。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后,出口雖然大受影響,但又迎來了國內4萬億計劃,正是在這一背景支撐下,玉龍股份于2011年成功登陸上交所。
某種程度上來說,玉龍股份趕上了民營鋼企上市的末班車,而當這輛車開到2016年的行業低谷時,唐永清家族就順勢下車了。
其實,唐永清家族成員從2014年就開始減持了,那時剛過3年的限售期,一家六口陸續套現了約4.7億。
不過,唐永清家族的清倉則要感謝如今還在泥潭中掙扎的河北地產大佬王文學。
2016年7月,王文學斥資9.3億,一次性從唐永清家族手中買走了16.91%的股權,然后唐永清家族委托表決權,從而把控制權的位置讓給了王文學。
然后2017年2月,王文學繼續增持,又斥資9.67億從唐永清家族手中買走了13.05%的股權。
兩次收購之后,王文學持股已達30%,觸發要約收購,然后就順利成章地埋下了唐永清家族剩余的股權,耗子約16.4億。
從2016年7月到2017年3月,半年多的時間,唐永清家族全部清倉,從王文學手中提走35.4億,加上此前二級市場的套現,一共40億,成為了少數安全逃離的鋼企老板。
唐永清安全上岸,王文學則陷入了泥潭,僅僅兩年之后,王文學就匆匆轉手,以27億的價格賣出了控制權,一買一賣間硬虧了8個億。
接盤王文學的正是如今玉龍股份的實控人濟南國資,正是濟南國資剝離了鋼管業務,并注入了大宗貿易和黃金采選。
不過,濟南國資如今也正在渡劫,玉龍股份正籌劃主動私有化退市,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反常的背后必有難言之隱。
而唐永清家族,多名成員很早就有新加坡居留權,如今可能正在新加坡沐浴陽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