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一回調,市場又開始找原因了,什么獲利盤套現離場、一季報避雷、正策熄火了,難道春躁行情真的結束了?是不是該離場了?今天給大家重新理一下思路!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市場開始慌了!
市場波動越大,散戶就越慌,甚至有人揚言要銷戶離場。
面對現在市場的波動,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咱們先來看一下外資的態度:
又有外資機構唱多中國:外國投資者終將回歸中國市場。
從昨天港股走勢和南下資金買入量來看,外資正在付諸行動。
昨天南下資金凈買入額只有25.32億,這個量擱以前算很少了,然而港股卻從大跌拉升至大漲。
來看看當前的情況:今年國內正策力度幾乎已經是歷史最強。
貨幣正策史詩級轉向,時隔14年再提「適度寬松的貨幣正策」,
cz正策的表述上,「更加積極的cz正策」也是歷史首次,
這注定了今年將是流動性史詩級寬松的一年。
兩會定調今年chi字率4%,為近年最高水平。
自20年疫情以來,直到23年,赤字率一路走低,說明cz刺激在收縮。
而今年,廣義財政赤字率預計從去年的6.6%爆拉至8.4%,力度比2020年疫情時更猛。
這個力度配合極度寬松的貨幣正策,經濟基本面真的很難繼續惡化了。
此外,刺激消費、為地方zf化債、穩樓市和股市,正策可謂應出盡出,效果也在逐步顯現。
尤其是樓市,這個過去拖累我們經濟和股市最大的利空,正在被持續化解。
后面隨著正策持續發力,基本面終將會迎來反轉。
昨天盤后cz部又出了新的正策文件,對25年的cz正策進一步細化。
所以,市場反轉,已經越來越接近明牌,指望市場大跌,幾乎不可能!
越是在市場震蕩的時候,散戶就越是糾結,但糾結來糾結去,最后還是看著走勢去做選擇,這樣的容錯率可就高了!
二,降低容錯率
其實,一天的漲跌也不會改變長期的趨勢,過于糾結一天的漲跌,除了影響判斷外毫無益處。
說白了,我們要看的是長期的趨勢,只要長期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又有什么好緊張的呢?
而長期的趨勢是由資金的整體行為決定的,說到這里,大多數人會覺得不就是買的人多了就會漲,賣的人多了就會跌嘛。
其實,真實的交易是更復雜的,通過量化大模型對交易行為的跟蹤,會發現實際市場中的交易行為遠不止買和賣兩種。
像我用的大數據系統就提供了6種交易行為,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常用的四種,看下圖:
圖中四種不同顏色的柱體,分別代表的是:紅色是做多,黃色是減倉,綠色是做空,藍色是補倉。
對于做多和做空大家可能都了解,但是減倉和補倉行為,大多數人其實都只是知道而已,想要辨別太難了。
其實減倉發生在做多之后,通常會引發上漲的勢頭減緩;而補倉出現在做空之后,通常會減緩下跌的勢頭。
就像這段時間的調整,很多時候在你扛不住要下車的時候,股價突然反轉,實際上這就是典型的「連空回補」現象,看下圖:
上圖是近期表現很不錯的「牧高笛」的交易行為數據圖,我們回頭看這只股票在上漲過程中多次出現調整,在兩三天的時間內下跌4%,很多人都是扛不住的。
如果看不到機構資金的交易行為的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下車,結果錯過大好機會,實際上看數據是什么情況呢?
真正做空的時間很短暫,進一步看的話,大量的調整都是前期獲利資金兌現利潤導致的,所以這種調整根本用不著擔心。
如果在現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能夠借助大數據系統看清楚,整個市場的交易行為分布的話,是不是對于市場的變化就更容易把握了呢,看下圖:
如果能在市場震蕩猶豫不決時,看到市場中5000家股票,到底是什么情況的話,在做選擇時也不會那么揪心了。
不過這幾組數據需要大家格外留意的有一個,連空回補數據大幅增加,這又是機構資金的套路嗎?看下圖: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