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Auto-First|宋曉娟
先把結論說了:東風汽車博物館的意義不止于是東風汽車的,它是中國汽車工業濃濃的56年自主奮斗史縮影。這是其他汽車博物館所不具備的。
地處十堰的東風汽車博物館將于3月26日開門迎客,值得去打卡。東風汽車博物館不僅是中國中部地區首座汽車博物館,也是繼中國一汽和北京汽車博物館之后,國內第三家汽車類主題博物館。
與一汽是當年蘇聯援建的不同,被人們習慣稱為“二汽”的東風汽車,是中國人完全獨立自主建設的汽車“大廠”,這是東風汽車博物館看點多多的看點之一。
打卡東風汽車博物館,不能走馬觀花,要看馬燈,更看“馬燈精神”。起源于1969年第二汽車制造廠(東風汽車前身)的創業初期。當時,老一輩東風人在湖北十堰的艱苦環境中,面對一無廠房、二無電力的極端條件,依靠馬燈照明,在蘆席棚里造出了中國第一代軍用卡車。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被稱為“馬燈精神”,它點燃了東風人的創業激情,指明了振興民族汽車工業的方向。從1969年至今,“馬燈精神”始終激勵著東風人不斷前行。無論是從軍用卡車到民用載貨車的轉型,還是從傳統燃油車到新能源汽車的跨越,東風汽車始終秉持這一精神,推動企業不斷創新發展。
因此,東風汽車博物館的開業,不僅是地理坐標上的中國中部地區的首座汽車博物館,更是中國人心中的汽車博物館,是中國汽車自主奮斗的榮譽殿堂。
這樣的意義值得東風汽車高度重視,也值得中國汽車人、中國人都值得來看一看。
東風汽車對東風汽車博物館的高度重視,體現在依托原第二汽車制造廠(簡稱“二汽”)歷史廠區原汁原味的改造而成,體現在從開工到建成歷時三年1000天的打磨,更體現在建設成為集展品陳列、專題展覽、館藏研究、科技普及、互動體驗、發布中心等功能于一體的汽車文化主題體驗區和紅色教育基地的定位,并將通過實物、模型、照片、手稿、整車及互動科技等多維手段,展示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艱難曲折、波瀾壯闊與豪情跨越,未來將成為展示中國汽車工業文明和科技進步的重要窗口。
東風汽車博物館館內陳列展品1800多件,包括國內第一輛軍車EQ240、國內首臺萬噸鍛壓機、武漢市首張新能源“綠牌”等珍貴物件,以及復原十堰從深山小鎮蛻變為“中國卡車之都”傳奇歷程的數字化沙盤,既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汽車城”的崛起,東風汽車博物館也濃縮展示黨和國家獨立自主發展汽車工業的壯闊歷程。
東風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骨干企業,是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自主建設和發展起來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1969年,二汽為“打中國汽車工業翻身仗”,作為國家三線建設重點項目,在湖北十堰地區開工建設;同年12月,十堰市正式建市。半個世紀(參數丨圖片)以來,東風以自身發展,形成了對產業、行業、地區發展的巨大輻射力,及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巨大影響力。
在東風汽車博物館,每一件展品都是時代的注腳,每一次互動都是創新的火花。鐫刻著民族工業基因文化地標的東風汽車博物館,將為東風汽車和十堰市注入新的活力,為中國汽車故事書寫更輝煌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