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慢,綠皮火車50公里/小時的速度從南到北要幾天幾夜。如今我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超350公里/小時的速度已然成為世界第一。正是這項打破歷史的中國速度,摘取了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而其背后的團隊主要成員之一,來自蘭州交通大學93級鐵道車輛專業的校友朱彥,走入我們的視野。
人類將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從300公里/小時提升到350公里/小時,這50公里,是一個大大的技術飛躍,而這,需要大量的數據和實驗支撐。
朱彥談到,從車頭的降阻到降低能耗、從車輪與鋼軌的最佳匹配狀態,到高速列車全鏈條設計制造體系,我國的制造業水平與科技創新一道,突破了高速列車高品質動力與控制技術。
而這項成果已經開啟了批量生產,不但做到了我們高鐵系統的全面提速,還出口12列,直接收益超過6115億元,復興號的成功,見證了我國綜合國力的飛躍。
朱彥談到在1993年考入蘭州交通大學機械系鐵道車輛專業時說,4年的大學學習為他打下了扎實的理論功底。畢業后27年的時間里基本都在技術部門工作,從事高鐵領域的研究工作也已20多年,主持獲參與20多種型號高速動車組的研制,見證了中國高鐵的從無到有。
朱彥校友的成功不是個例,蘭州交大建校以來,為國家鐵路交通事業輸送了無數工程技術人才。
蘭州交大1958年建校初就設立了內燃機車和鐵道車輛兩個本科專業,由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成建制地配備師資,經過6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了現在的機車車輛系。車輛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第二批試點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并于2019年通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擁有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甘肅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已掛牌的生產實習基地14家,創建國際化交流平臺3個。
而車輛工程專業的最大“亮點”在就業。該專業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6%以上。畢業生大部分進入到中車集團、全國18家鐵路局、城市軌道交通等軌道交通裝備和運輸企業,很多畢業生已然成為像朱彥一樣的技術或管理骨干,主持或參與國家重大項目。
這一點,從蘭交畢業生薪酬調查中也可見一斑。在蘭交本科畢業生中,車輛工程專業的薪資平均水平在蘭交被調查的畢業生中處于TOP級別,領域也是緊密圍繞軌道交通,行業的前景平穩,是實實在在的“鐵飯碗”。
高鐵雖不像航空航天的領域那般頂尖,但同樣是大國重器,讓愿意努力的學子也有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機會。蘭州交通大學就是這樣,有“鐵飯碗”托底,而向上也有無限潛能的一所高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