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舜財經
很遺憾這件悲哀的新聞竟然發生在“美麗杭州”:女士在餐廳勸阻吸煙,被懟“不想聞煙味,為什么還要出來吃飯?”
媒體化名“璐璐”的女士,和老公去家附近新開的燒烤店吃飯,進門就遇到深厚的二手煙。杭州和中國的很多城市一樣,都是明確禁止室內吸煙的城市。
吸煙男子第一次被勸阻停下了,但是很快又抽煙,喂大家吃二手煙了,璐璐再次勸阻的時候,吸煙男子們懟了兩句話:“旁邊桌也有人在抽煙,為什么只盯我們?”“不想聞煙味,為什么還要出來吃飯?”
悲哀在于,在餐廳的現場,敢于說兩句公道話的人特別少,而且還有反過來指責她的,認為她不該計較這事,所以才有了上面這句奇葩的蠢言
這不是一件小事,這更不是一個孤立個案。
作為一個鼻炎咳嗽的過敏患者,我在杭州餐廳跟朋友聚會,也勸阻過二手煙,當時我說:我是一個過敏患者,聞多了你的煙是會住院的,而且很難治療,關于這一點,不了解過敏這種疾病的人,是完全不了解的。
言下之意是,希望你可憐可憐我這身子骨吧。
我沒有進一步講的是,如果要住院,這個費用是要你支付的。我也沒有講法律禁止室內吸煙的事情,難道有任何一個成年人不知道這個法律嗎?
由于我當時的說話是有一定“技巧”的,所以確實也起到了效果,而且在大冬天,我一邊說話,一邊打開了好幾扇窗戶,二手煙對我的傷害是真實存在的。
2025年我考取了駕照,我的第一個教練是個老煙槍,在車里煙抽個不停,第一天練車我提出了反對,但是他說,我們作為教練,在車上很無聊的,不抽煙堅持不住的。我說我表示理解,但是我的身體肯定會生病的。那天晚上,我在吃飯的時候咳個不停,所以我在微信非常詳細地告訴他,這個問題要解決,您也不會希望我被二手煙薰去住院對吧。
好心的教練當即給我更換了教練,我很感謝他們——當我說感謝的時候,又顯得非常莫名其妙,好像不給客戶投喂二手煙,就是多大的恩惠似的。可結合現實,又似乎確實是煙民“開恩”“優待”了你
這些事情暴露了一個社會治理的巨大漏洞,那就是,明明法律很健全,規矩很清晰,但社會仍然還是烏煙瘴氣的。
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
法律的執行不給力
2022年,杭州市政府宣布邁入“全面無煙”時代。至此,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包括娛樂場所、經營性住宿和餐飲等限制吸煙場所,都禁止吸煙。
全國的法規也有,早在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八條就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這里的“公共場所”,是明確包含餐廳的。
那些在室內餐廳里悠然自得吸煙的人,他們的行為已經違法。而且,該細則還對公共場所經營者提出了要求,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 ,以此來提醒人們這里禁止吸煙。
為什么你們的法律制定出來,人們可以如此的藐視?是不是罰款金額定得太低了?是不是法律的執行非常困難?如果有困難,究竟難在何處?有沒有調研,有沒有調優的改進?
清代法學家沈家本說過:國不可無法,有法而不善,與無法等。
有良法,而沒有良治,那就是“不善”,要反思的是執法者。
高鐵列車和飛機機艙,都是嚴格禁煙的地方。躲在高鐵衛生間吸煙被揪出來拘留罰款的,往往都上了新聞,全年的發生頻率非常之低。
這說明禁煙并不難,對于吸煙者來講,更不存在所謂“煙癮犯了熬不住”的事情,您在飛機高鐵上咋就熬住啦?
還不是因為在餐廳之類的公共場所,違法了,沒人來辦他們,所以才格外的囂張。
這種禍害四方的違法行為不能總是逍遙法外吧?
如果總是不治他們,那就相當于是在縱容犯罪,用鐵的事實對二手煙受害者說:你們不配呼吸新鮮的空氣。
加劇二手煙惡化的公共設施
對我來說,餐廳我可以少去,但是高鐵不能不坐,因此最感到惡心的二手煙,發生在火車高鐵站的站臺上。
當你抱著美好的期待準備出發,當你完成了目標帶著幸福感即將回家,終于來到了列車站臺,所有的美好心情都會被踐踏,因為站臺上面不僅有固定的吸煙處,而且吸煙處遍布整個站臺,如果你數一下,應該不會少于6個。
哪怕你走到站臺的最邊邊,一路上還會被二手煙連續轟炸,而且仍然無所逃于這種有毒空氣的禍害。
在中國所有的建筑里面,火車站的建筑設計是最自相矛盾的一個。列車內部禁止吸煙是被不折不扣地執行到底的,關于這一點,他們做得非常好。然而,他們卻容許吸煙者把火車站臺搞得烏七八糟,毒霧彌漫。
火車站臺的設計師,請你站出來,我絕對不打死你。但是我要罵你。
難道只有坐進列車里的才配叫人類?站在站臺上的那些都不是人?所以不配擁有正常人類的待遇?
另外一些加劇二手煙毒害的建筑,主要就是商場和低端寫字樓,那里的廁所,往往是藏污納垢之地,有的時候你去小便一下,都要屏住呼吸一分鐘,如果你屏住呼吸的時間不夠長,你可能小便還沒結束,就已經被二手煙嗆死在里面了。
是誰在容許這樣惡劣的行徑?
毒你沒商量的四大場所
就我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講,有幾個地方的二手煙是最讓人惡心的。
第一個就是走路。
沒錯,說的就是你步行在公共道路上,莫名其妙前面有個人點起了香煙,我一般采取“快速超越法”來應對,即我跑到他前面去,趁著空氣還沒被污染,遠離這個人。你只要走慢半步,毒氣就把你包圍,而且你得一路吸著毒氣。
多年來,當我走在中國的大地上,我總是盯著男人們的手,如果那里沒有夾著一根香煙,我會覺得今天可真幸運啊。如果我聽到“啪”的一聲打火機,我會在一秒鐘之內找到他,然后——我也不敢怎樣,像遠離一切危險品一樣遠離這個人。
奇怪的是,這些吸煙者自己也很討厭二手煙,我注意到他們不抽的時候也會把香煙捏在手里,離自己的頭部遠遠的,坐在車上,他們就會把香煙擱到車窗之外,怕燙著自己,一旦吸一口,吐出來的時候,也會離自己眼睛遠遠的。
他們對自己百般關愛,但是對別人極其霸道。
第二個是網約車。
有的網約車司機自己就是煙民,有的并不是,但是由于約車平臺在管理方面,過度遷就乘客,使得司機對于乘客的抽煙,往往是敢怒不敢言,然后導致后面好幾單的乘客都遭殃。
我一般都很體諒滴滴司機的辛苦,幾乎不打差評,但是我知道這樣做并不對,應當讓差勁的行為得到懲罰。
某年夏天我打車去星巴克準備享受一杯冰咖啡,但是一上車就被二手煙熏成了“臘肉”,終于到了星巴克門前,一下車,我嘔吐了,現在寫這件恐怖之事我都還犯惡心,當時我點擊了“再也不坐這輛車”的按鈕。
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哪個等級的車,從普通車到專車,甚至七座商務車,我都遇到過二手煙。只不過,最低等級的車輛,遭遇二手煙的概率更大些。
然而,誰容許了車輛二手煙的存在?
第三個是小區電梯。
電梯里明明貼有“禁止吸煙”的標志,而且多數電梯里面是有監控的。我遇到過好幾次非常嚴重的電梯二手煙,反饋到物業,要求嚴查,但是似乎物業對于這種事情都并不積極處理,從來沒有得到過結果,哪怕連一張“破案”的截圖也沒有。
我曾經想貼一張紙,用毛筆字寫這句話:誰在電梯里抽煙死全家。
但是一分鐘之內,我認為不能做這事。
倒不是因為罵人不好,而是,我不能預判物業會像保護煙民那樣保護我。
這就是普通的中國好人,所面對的生活現實:壞人很安全,好人很害怕。
第四個很多人根本想不到,就是辦公室!
我工作過的某個報社,曾經有一個大通間,里面的男子80%以上都在辦公室的電腦前面抽煙,有人穿拖鞋上班我覺得挺放松挺好的,但是這種二手煙,直接使我決定在兩個月之內提出離職。我從來沒有后悔過這個決定。
記得當時,我的工位對面是個老煙槍,我跟他講過很多次,請不要在我面前抽煙!我非常討厭這件事!
他總是態度很好,說“好的”,但是話音剛落,馬上就能聽到打火機“啪”的一聲響。
這種挑釁使我非常憤怒。我曾經想揍Y的。
但是成年人的克制,使我選擇了忍耐。理智告訴我,這是他們的單位文化,這是該單位上上下下所有煙民的集體行為,揍扁一個又能怎樣?親自投入一個打架事件來幫助結束某單位差勁的辦公室文化,以自己的生命風險為代價?
我是佛祖嗎?我顯然不是。
何況,從博弈論的角度看,就我這點身子骨,打架贏的概率恐怕很難超過50%,而對方是一個扛得動各種沉重鏡頭的攝影記者,他的身體可以說相當的霸蠻。
惹不起,躲得起。
幸運的是,在那之后,我再也沒加入任何一個有二手煙的辦公室。
由于高端寫字樓嚴格禁煙,很多公司的員工都喜歡相約下樓到戶外抽煙,在996文化里,這被認為是難得的社交時間,在那個時間里,他們確實交換了不少“煙民專有信息”,這或許有利于他們獲得更好的績效?我不知道。我能確定的是,我并不羨慕這種“便利”。
前兩天飯后散步的時候,老婆問我,搬來新西蘭以后有感覺到哪些明顯的優缺點,她害怕各種小昆蟲當然認為這是缺點了,但是我對于優點的把握真的是一秒鐘都沒猶豫,我非常堅定地說:謝天謝地,這里從來見不到邊走路邊抽煙的人!
陶舜財經——你的醒腦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