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視頻:
第一個錯誤很明顯,現場使用的是干粉滅火器,而不是泡沫滅火器。其實,以前那種二氧化碳泡沫滅火器早在20年前就已經淘汰了,市場上根本就買不到了。
順便說一句:如果你在網購時看到某個滅火器標注是“泡沫滅火器”,其實它是水基滅火器。因為水基滅火器噴射后也會出現泡沫,但它跟真正的泡沫滅火器完全不是一回事。
當然,這個錯誤關系不大,至少不會誤導人發生危險。而第二個錯誤就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截圖中的紅色箭頭和批注是我做的。
蜜蜂是唯一能把毒刺留在人皮膚上的蜂類,它蟄人之后是這個樣子的:
那個帶有毒針的毒囊中,還殘留大量的毒素。此時如果用鑷子或者手去拔除,就會把毒囊中剩下的毒素擠入皮下,導致更為嚴重的疼痛和過敏。
所以,按照國際紅十字會的指南(IFRC),此時應該用鈍的刀片或者是銀行卡、身份證一類的卡片,逆著毒刺進入的方向將它刮除:
此外,對于蜂蟄后的院外急救處置,國內很多教科書和手冊中都有“蜜蜂是酸性毒、要用堿性水清洗;黃蜂是堿性毒、要用酸性水清洗”的建議。其實這種說法缺乏理論依據和指南支持。
我們先來看國際紅十字會指南中的建議:
不分黃蜂蜜蜂,就是用干凈水徹底清洗,然后根據情況聯系急救中心。并沒有酸性堿性之分。
同時,對于家庭治療中的醋、小蘇打等,也有專門的論述:
換句話說,就是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些方法有效。
有人可能會說,沒有證明有效,也沒有證明無效啊,試試看吧。其實,所謂蜜蜂是酸性毒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在下面這個專門研究蜂毒的文獻中,提到了蜂毒的成分:
蜜蜂從毒囊中排出的蜂毒,總體來說PH5-5.5
也許你會說,<7都是酸性嘛。但是,這里說的并非蜂毒中的毒素成分,而是綜合成分。而且還是弱酸范圍,酸性可以忽略。
關于蜂毒中的毒素成分,在另一篇文獻中有研究。不管黃蜂還是蜜蜂,只要毒素成分都是蜂毒肽:
而蜂毒肽因含有高比例的賴氨酸和精氨酸,不含有任何酸性氨基酸成分,所以蜂毒肽呈現出強堿性!
更何況,有機物的毒性并不能用無機化學的簡單酸堿中和方法來去除。非常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氫氰酸是一種酸性毒,你認為能用堿來中和嗎?中和之后就成了一樣劇毒的氰化鈉或者氰化鉀!
所以,被蜂蟄之后,不管它是蜜蜂還是黃蜂,先觀察有無毒刺殘留?如果有,先用身份證一類卡片將其刮除。
然后用大量的水徹底清洗。此時有肥皂水更好,不是利用酸堿度(肥皂水濃度不大時,也沒什么堿性,不信自己用PH試紙測一下就知道了),而是利用它的表面活性達到洗滌作用,將殘余毒素徹底清洗干凈。
需要注意的是,有極少數人對蜂毒是過敏的。一旦發現被蟄人出現了呼吸困難甚至是休克的癥狀,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應該立即撥打120,聽從接線員指導送醫或等待救護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