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深入的觀察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做到。
雖然我們從坊間也聽到,某些族裔的人動不動就“我發律師信給你”、“咱們法庭見”……但第一次有人從專業角度對這種現象的影響進行分析。
今天一篇報道:和亞裔有關的糾紛案件,已經讓法庭不勝負荷:
亞裔社區糾紛多 奧克蘭法院承壓
這篇報道采訪了新西蘭亞裔律師協會(New Zealand Asian Lawyers)主席Mai Chen。
Mai Chen是6歲時隨家人移民新西蘭。她在職業生涯中屢獲殊榮,曾在新西蘭最高法院以及各級法庭和仲裁庭進行辯護。她的專業領域包括憲法和行政法、司法審查、人權、監管辯護以及公共政策和法律改革。
由于在多元化領域的貢獻,Mai Chen被《經濟學人》支持的全球多元化榜單(Global Diversity List)評為公共生活中最具影響力的50位多元化人物之一。她還曾擔任Global Women組織的首任主席,并在新西蘭證券委員會和新西蘭銀行(BNZ)董事會任職。
她就在采訪中警告說,新西蘭亞裔人口的持續增長正在給奧克蘭本已超負荷的法院系統,帶來更大壓力。
“奧克蘭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擁有亞裔背景,這一比例的上升正在影響法院審理的積壓時間。”
文化差異與不愿意和解
Mai Chen指出,許多亞裔移民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對英語和新西蘭法律體系缺乏了解,因此在法律事務上可能會遇到困難。
她表示,部分亞裔當事人對訴訟程序和判決結果可能存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這導致他們不愿意接受庭外和解,從而使案件進入正式審理程序。
“結果就是,原本可以和解的案件,最終卻不得不進入庭審,這進一步加劇了法院的負擔。” 她說。
此外,法律訴訟的費用有時甚至會超過爭議金額本身,使得這些案件的經濟成本變得極高。
亞裔家庭糾紛、口頭協議糾紛比例高
Mai Chen指出,現在新西蘭亞裔社區中,家庭成員糾紛或朋友之間的口頭協議糾紛是法院中常見的案件類型。
“傳統的亞洲價值觀在新西蘭的法律環境下可能會引發沖突。”
她解釋道,亞裔群體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更注重長幼尊卑、集體利益,而新西蘭法律體系則更強調個體權利平等原則。
“比如,等級觀念 vs. 平等觀念——這涉及服從問題;職位權威 vs. 個人權利——這涉及尊重問題;集體主義 vs. 個人主義——這涉及責任歸屬問題。”
她指出,許多西方人接受“直接對抗和澄清誤會”,這在不分亞裔社區中被視為不可接受的行為,這也可能影響案件的處理方式。
為了減少亞裔群體進入法院的法律糾紛,律師應積極向當事人解釋訴訟的后果,并鼓勵他們考慮調解或其他替代性爭議解決方案(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DR)。
Mai Chen還建議,新西蘭法院應收集有關案件當事人族裔背景的數據,以便更好地分析和應對。
“目前法院沒有統計案件的種族數據,但如果文化和語言問題確實影響訴訟流程,我們就必須正視它,并采取相應對策。”
未來挑戰:會和司法部討論
她強調,新西蘭人口結構正在快速變化,預計未來20年內,亞裔人口將占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我們正在經歷人口結構的轉變,必須為此做好準備,否則未來法院的案件積壓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案件排期時間也可能繼續延長。”
新西蘭法律協會(Law Society)的亞裔律師小組和新西蘭律師協會(New Zealand Bar Association)計劃于5月與司法部(Ministry of Justice)會面,共同探討改善這一狀況的方案。
ref:https://www.rnz.co.nz/national/programmes/ninetonoon/audio/2018980142/lawyers-seek-solutions-for-rising-asian-claimants-heading-to-cour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