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廣東省兒童發展規劃(2021-2030年)》增設“兒童與安全”領域,明確提出主要目標。安全是兒童產品的底線,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牽引著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關乎著家庭生活的和諧穩定,關乎社會高質量發展。早在2005年,廣東作為全國首批傷害監測工作試點省開展探索研究,2017年在全國率先構建多部門合作的產品傷害監測體系,多年來為我省兒童和家庭安全保駕護航。近期,省婦兒工委辦公室、省市場監管局、省疾控中心、省WTO/TBT通報咨詢研究中心圍繞兒童相關產品安全進行交流研討,推動兒童相關產品安全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結合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針對我省兒童相關產品監測情況,開展系列宣傳科普,共同營造兒童安全友好的社會氛圍。
全方位呵護嬰童健康
嬰童產品是指專為嬰幼兒及兒童設計的各類產品,與嬰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這些產品不僅要滿足嬰童群體的基本需求和舒適性,還要注重安全性,以確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1
“衣”——繩帶
兒童服裝的款式多樣,很多都帶有繩帶設計,如帽子抽繩、肩帶、褲腳拉繩等。然而,兒童活潑好動,繩帶很有可能將其置于危險之中。
國內外缺陷產品召回數據顯示,僅近兩年便有數百起針對兒童服裝中繩帶風險發起的召回,其主要可能造成的傷害風險有:過長的繩帶導致絆倒;帽子抽繩卡夾在游樂設施、汽車等較大物體縫隙中導致勒傷甚至窒息等。
圖1 模擬繩帶拉扯嬰幼兒情況(圖源網絡)
因此,為了預防此類風險,消費者為嬰童選購或使用服裝時需要注意:
01
為嬰童選購服裝時,避免購買含有外露繩帶的服裝,尤其注意留心脖頸部位。
02
注意檢查家中在用的兒童服裝是否含有繩帶,如有,可考慮將長繩抽出不再使用。
2
“食”——自助喂食枕
為了減小哺乳壓力、便利嬰幼兒喂食,帶著“自助”“便攜”“減壓”等字樣的嬰幼兒自助喂食枕應運而生。產品主要由支撐枕、奶瓶放置網兜構成。當嬰幼兒躺在枕頭上時,可將奶瓶置于網兜內,便于嬰幼兒自主進食。
作為新興產品,自助喂食枕看似解放了家長的雙手,實則為嬰幼兒生命健康埋下巨大隱患。國外缺陷產品召回數據顯示,近兩年內針對嬰幼兒自助喂枕已發起召回數十起,起因便是使用該產品已導致多名嬰兒嗆噎窒息。
圖2 自助喂食枕(圖源召回信息)
因此,為了預防此類風險,消費者應注意:
01
嬰幼兒自助喂食枕是新興產品,對安全方面的考量尚不成熟,盡量減少購買和使用該產品。
02
若使用嬰幼兒自助喂食枕,應有監護人員在旁觀察嬰幼兒的使用反應,以作出及時調整。
3
“住”——嬰兒床
溫馨舒適的嬰兒床陪伴著嬰幼兒度過了大部分獨處時間,是嬰幼兒接觸最多的嬰童家具之一。然而,嬰兒床若選購或使用不當,也會給嬰童帶來傷害。
廣東省產品傷害監測數據顯示,近五年有數百名兒童因嬰兒床受傷,絕大部分受傷部位為頭部。根據調查,其主要受傷原因為兒童從嬰兒床上攀爬翻落導致摔傷。
因此,為了預防此類風險,在選購和使用嬰兒床時,應注意:
01
選購嬰兒床時,應注意嬰兒床護欄高度應不低于床面60cm,并確保側邊柵欄沒有可供嬰兒攀爬的立足點。
02
實際使用時,應及時根據嬰幼兒身高及活動能力對欄桿高度進行調整,并加強對兒童的看護。
4
“行”——嬰兒學步車
嬰兒學步車是嬰幼兒學習行走的常見幫手,很多消費者將學步車視為安全平穩的“代駕工具”,卻忽視了嬰幼兒因缺乏自控能力與辨別能力帶來的使用風險,一旦遇到不平地面或臺階,學步車可能出現側翻甚至墜落。
廣東省產品傷害監測數據顯示,近五年因嬰兒學步車導致的嬰幼兒跌倒傷害達數百例,其中,絕大部分受傷部位為頭部。
圖4 嬰兒學步車從樓梯上跌落
因此,為了預防此類風險,在選購和使用嬰兒學步車時,應注意:
01
選購嬰兒學步車時,應選購車架底部帶有防跌落裝置的產品。
02
嬰幼兒使用嬰兒學步車時,家長應選擇平坦無危險障礙物、臺階或樓梯的場所,并注意隨身看護。
消費提示
此外,如果消費者在家庭、學校、體育場所、休閑娛樂場所、公共場所等,使用或消費各類產品過程中,因產品質量問題或產品缺陷導致人身傷害,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粵省事”的“產品傷害信息報送”小程序,直接向政府部門提供產品傷害線索。
來源:省婦兒工委辦公室、省市場監管局、省疾控中心、省WTO/TBT通報咨詢研究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