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是一部極為經典且具有一定教育寓意的抗日戰爭片,它的劇情連貫,無處不在的亮劍精神鼓舞人心!在眾演員的演繹下,為我們帶來了一部曠古爍今的抗日佳作,在豆瓣更是拿到了難以企及的9.5分。
不過,人都無完人,電視劇就更難了,就算是好評如潮的《亮劍》也是如此。小編重溫《亮劍》,發現有3位敗筆角色,“換掉”他們,這部劇就近乎完美!
一、朱子明
朱子明與李云龍一起經歷過非常多的戰斗,戰場上,他們為了國家安危可以拋頭顱、灑熱血,妥妥的硬漢形象。這才有了李云龍給予眾望,在朱子明受傷后,安排當保衛干事,將自己的后背完完全全交給了他。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戰場上隨時都做好犧牲準備的人,卻因為恐懼山本的刑罰而進行叛變!這樣的行為,與他之前在戰場的表現對比之下,就顯得極為突兀,邏輯上完全不通!如果填補一個合理的理由,這個角色將會更加飽滿。
二、張白鹿
張白鹿作為李云龍第二段婚姻的絆腳石,她的出現好像沒有什么意義?作為閨蜜田雨的閨蜜,卻與她一起搶男人,將都市劇的劇情搬到了抗日劇中,非常的狗血!而張白鹿這個角色小說中并沒有,是編劇加進去的角色,這就更加讓人想不通了。
李云龍在劇中已經跟秀芹、田雨有了兩段感情戲了,完全不需要再來一個張白鹿。就比如我們做菜,不是說調料越多越好,炒個西紅柿炒蛋,醬油、豆瓣醬等等都往里加,那還能好吃嗎?張白鹿這個角色可以加,但最好是一筆帶過,李云龍幫田雨送完書后,張白鹿直接就殺青,就挺好的。
三、后期的李云龍
前期的李云龍秉持著亮劍精神大殺四方,而到了后期,他卻以自身功績傲視所有人,甚至阻止妻子田雨追求文化生活,這種固步自封的觀念與 “亮劍精神”嚴重不符。可能是想要強調李云龍“泥腿子”的特點,但是表現出來的效果并不好。
所以說,要換掉的并不是演員,而是對于這三個角色塑造的不嚴謹,需要的是編劇的“動手能力”,改掉這三個缺點,讓人物角色的特點首尾相顧。這樣的話,亮劍這部劇就近乎完美了,相信可以沖擊更高的評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