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安徽某市發布教師招聘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面向全國高校2024屆、2025屆應屆畢業生公開引進44名在編教師充實市直中學教師隊伍。我們都知道,公辦中小學招聘教師,一般都要經過筆試、面試、公示等環節,但該市采取了不一樣的做法,報名人員不需要參加筆試,通過面試即可上崗。
1)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筆試和面試考察的重點不一樣。筆試側重于知識的考查,面試不僅考查教學能力,還考查溝通表達、邏輯思維、應變等綜合素質。相對而言,面試更能更直觀地展現應聘者的教學方法、語言表達、應變能力以及與學生互動的能力。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和試講等環節,招聘單位可以精準判斷應聘者是否適合教師崗位。
略過了筆試這個環節,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通道就變得更便捷了,以往他們要先準備筆試,復習教育學、心理學、學科專業知識等多門科目,現在可以將更多精力集中在提升教學實踐能力和準備面試上,既降低了考試成本,也縮短了招聘周期,提高了人才引進的效率。
但既然不需要筆試,就肯定有一些其他限制條件了,畢竟這是市直中學招聘教師。“公告”顯示,如果是本科學歷的報考人員,必須為“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雙一流”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和安徽師范大學的畢業生;如果是研究生學歷的報考人員,則不限學校。
也就是講,省外的非“雙一流”師范大學本科生,以及安徽本地的除安徽師范大學外的師范類高校本科畢業生均沒有報考的資格,這基本就把80%以上的同屆本科生排除出去了。
客觀而言,985、211高校和雙一流師范大學在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科研水平等方面確實具有顯著優勢,其培養的學生通常具備更扎實的專業知識、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創新思維能力。引進這些高校的畢業生,對提升本地教育教學水平有較大幫助。但爭議也是難免的,有人就認為給所謂的名校畢業生開綠燈,對其他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公平。
2)
其實,類似的招聘政策還有不少地區發布過,引進對象基本都是針對研究生學歷的人員,或者是“雙一流”大學的本科生。如果想走捷徑,不想參加筆試這個揪心的環節,就要在高考中發力,爭取考上好一點的大學。
而對于那些有志于從事教師職業的在校大學生來說,關鍵就是明確職業規劃、提升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我們要關注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動態,在大學期間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實踐活動,如教育見習、實習、微格教學等,積累課堂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設計和課堂管理能力。同時,要注重培養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通過參與演講比賽、辯論賽等活動,鍛煉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參與小組項目、社團活動等方式,增強與人合作的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通過學習教育新技術、參與教育科研項目等方式,提升教學創新能力。
未來的社會,就業壓力一定會比現在更大,優質崗位也一定會比現在更少,但優秀人才一定會越來越多。我們要想在這個時代取勝,就必須要有過人的本領,別無他法。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在中小學任教的教師朋友嗎?他們的學歷水平怎么樣?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