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總是食欲不振,臉色發黃,個子長得慢,甚至動不動就感冒發燒。這些問題,往往與脾胃虛弱有關。
脾虛癥狀看似普通,但長期積累,會影響孩子的整體健康。中醫調理脾虛,講究的是“健脾益氣”。
只有通過調理脾胃功能,幫孩子恢復正常的消化吸收能力,才能補足氣血,促進生長發育。
在中醫經典方劑中,有3個特別適合孩子的健脾方,簡單有效,需要的家長可以點贊轉發關注了解一下。
今天,由邀請到宏韻中醫的李蘭錚主任來給大家分享。
一、首先是“四君子湯“
這個方子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組成,是健脾益氣的基礎方。
人參補氣,白術健脾,茯苓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四味藥搭配,既能補氣又能健脾,特別適合脾虛氣弱的孩子。
如果孩子總是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面色蒼白,可以幫助補氣健脾,恢復脾胃功能。
二、其次是“六君子湯“
是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了半夏、陳皮。
半夏化痰,陳皮理氣,適合脾虛伴有痰濕的孩子。比如孩子總是感覺喉嚨有痰,或者飯后容易腹脹,這個方子就能很好地緩解癥狀。
六君子湯在健脾益氣的同時,還能化痰理氣,特別適合脾虛伴消化不良、痰多、腹脹的孩子。
三、最后是“參苓白術散“
方子由人參、茯苓、白術、山藥、扁豆等組成,既健脾又祛濕。
適合脾虛伴濕氣重的孩子。這個方子不僅能調理脾胃,還能幫孩子排出體內多余的濕氣,讓身體更輕松。
如果孩子經常感覺身體沉重,食欲差,大便不成形,參苓白術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些方子雖然經典,但使用時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調整。中醫講究辨證施治,不同的孩子,脾虛的表現和程度不同,用藥也需要有所區別。
脾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調理也需要一個過程。通過中醫的經典方劑,結合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孩子的脾胃功能才會逐漸恢復。
脾虛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短期的癥狀緩解,更是長期的脾胃養護。用對方法,孩子的脾胃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健康成長也不再是難題。
注意:家長在給孩子調理時,最好咨詢專業的中醫師,切勿私自用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