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蔚來發布了一份“創紀錄”的財報。2024年,全年營收657.3億,同比增長18.2%,再創歷史新高;全年交付22.2萬輛新車,同比增速達38.7%,毛利率沖上13%。
表面看,這是蔚來“規模崛起”的勝利;但掀開財報的底褲,你會發現這是一場“流血狂奔”的悲劇——每賣一輛車虧10萬,全年凈虧損224億,上市以來已累計虧損突破1093億,成為造車新勢力中“最慘烈的虧損王”。
因為持續虧損,一直都有各種唱衰和質疑的聲音,伴隨著蔚來,甚至有些人還大膽預測,蔚來會什么時候垮掉。李斌和蔚來也極為苦惱,不斷把法務部拉出來,通過立案、起訴、索賠等手段,對不利言論進行震懾,引導輿論向著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
蔚來持續陷入質疑與輿論漩渦的本質,是人性中“慕強心理”與商業社會“成王敗寇”法則交織的結果。人性對“強者”的天然崇拜,投射到商業世界便形成“盈利即正義”的粗暴邏輯。蔚來累計虧損超千億,單車虧損近10萬元,成了其最大原罪。再加上,競爭對手通過放大其虧損、換電低效不經濟等短板,塑造了“蔚來必敗”的集體潛意識。
不過,說真心話,真的不希望蔚來倒掉,真的希望它能盡快扭轉局勢,早日實現盈利,擺脫當前的窘境。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需要李斌這種理想主義者,不能全是一水的李想、雷軍那樣的功利主義者。
自2018年上市以來,蔚來持續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截至2024年底累計研發投入已突破500億元。這一投入規模在中國新勢力車企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2024年全年研發投入達130.37億元,較2023年略有下降(同比減少約2.9%),但仍維持高位。自2022年起,蔚來連續三年單年研發投入超百億,季度投入穩定在30億元左右,其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長期維持在15%-20%,遠超傳統車企(5%-10%)。
蔚來的研發投入,覆蓋智能電動汽車的12項全棧技術布局,從芯片到車載智能硬件,到操作系統、車輛工程各方面,由此帶來的成果就是“有芯有魂”。
其中,蔚來自研的5nm車規級芯片「神璣NX9031」,已經搭載于蔚來旗艦轎車ET9,替代原有英偉達Orin芯片。另外,國內首個車企自研全域操作系統「SkyOS·天樞」,也已應用于樂道L60上。
當功利主義者聚焦依靠冰箱、彩電、大沙發實現快速盈利時,李斌卻選擇用500億來布局全棧技術。
而更加瘋狂的是押注換電,這應該是李斌理想主義的最佳注腳了,與當年京東劉強東押注自建物流一樣,都想通過建設基礎設施來顛覆現有商業。只不過劉強東燒錢炒成了,李斌的換電體系還是半成品。
那么蔚來的問題到底在哪里?
首先,蔚來的問題來自于李斌本人。
本質上,李斌并非是一個聽勸的人,而是有著近乎偏執堅持的人。當一個人用情懷感動過資本、用服務征服過用戶,便容易將階段性成功等同于永恒真理。他曾自詡“從上大學開始創業就掙錢”,而如今面對現實,不得不反復強調“該聽勸就必須聽勸”。
其次,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李斌用打造奢侈品的方式來運營蔚來汽車,NIO House是車主們的“凡爾賽宮殿”,換電站是“尊貴補能儀式”。但奢侈品的玩法是小眾和限量,稀缺性是奢侈品的第一性。當地鐵里人手一個LV的時候,LV就不再是奢侈品。蔚來的奢侈品玩法,天然違背了汽車行業規模出效益的底層邏輯,所以當競爭對手扛著價格戰大旗,瘋狂搶占市場的時候,蔚來就陷入兩難境地。
此外,蔚來花費巨額成本建設的換電站,也與其高端奢侈品的邏輯相悖。換電模式既是蔚來打破同質化競爭的技術信仰,也是其負重前行的生存枷鎖。
目前,上海地區換電站日均訂單接近1萬單,已接近或達到單站日均60單的盈虧平衡點。通過高密度布局(如江浙滬占全國銷量50%)和用戶高頻使用(春節單日換電峰值13.6萬次),部分核心城市換電站實現盈利。
但是,蔚來全國3107座換電站中,約80%位于二三線及以下市場,日均服務僅50單,未達盈虧平衡線。縣級站點因用戶基數不足、換電需求低頻,導致折舊和運維成本持續吞噬利潤。
也就是說,高端定位限制用戶基數,用戶不足制約換電網絡擴張,而網絡密度又反向決定市場接受度。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十分頭疼。
更重要的是,換電模式屬于基礎設施的生意,這種商業要么壟斷,要么死亡。如今,寧德時代帶著“巧克力換電”,以標準化電池的模式快速襲來。這與蔚來的連自家螢火蟲電池都兼容不了的換電模式,形成非常大差異。這好比蔚來修了條“獨木橋”,只能自家用(目前蔚來的換電聯盟還沒有實質進展),而寧德時代建了“跨海大橋”,可以為千軍萬馬服務。
看到強大的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李斌不得不轉頭與寧德時代在換電模式上進行合作。3月17日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聯合推動換電技術國家標準的制定,重點解決跨品牌、跨車型的電池兼容問題。蔚來真正開始從封閉走向開放,決心爭奪換電標準的制定權。
蔚來像極了一個“富二代”,用奢侈品的方式造車,卻活成了“敗家子”的財務模型。
蔚來若想活,必須放下“高端執念”,從自嗨式創業回歸商業本質——用規模換毛利,用開放換生態。否則,千億虧損的窟窿,終將吞噬這家曾經的明星企業。
還好,一切都還來得及,樂道和螢火蟲將肩負著蔚來的規模化,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如果真能打通跨品牌、跨車型的電池兼容問題,那么蔚來還有得救。更具戰略意義的,是組織變革刮起的效能革命。12個核心經營單元(CBU)的設立,將投入產出比納入考核體系。
距離李斌定下實現盈利的目標還有270天左右,蔚來已經開始“祛魅重生”。正如李斌在內部講話中所說:“我們要把尊嚴掙回來”,這是蔚來最后的機會。 理想主義者永遠也比不上財務報表更有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