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已不足百天,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選大學?如何挑專業?這些問題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而是綜合多方因素得出的一個最優解。參考因素眾多且因人而異,但今天小編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點——了解目標院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數。國一流是指教育部實施“雙萬計劃”中,能夠入選的都是各個高等院校中辦學優勢最明顯的專業,含金量非常高。
而在近日,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委會發布了《民辦高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全覽》。據統計,全國共有21個省份72所民辦高校的152個本科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共獲批7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獲批數量居全國民辦高校第一!
除了國家級的“認證”外,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還獲批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5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涵蓋工、管、藝、文4個學科門類,占該學院校開設本科專業數量43%,覆蓋該學院本科在校生數近74%,充分凸顯了該學院在泛IT類應用型本科專業建設上的特色成效和領先水平。
而在專業建設上的突出成就不僅源于其鮮明的辦學定位,更植根于學校構建的深度產教融合的實踐。依托東軟集團的產業背景,學校構建了“校企協同、項目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以該學院王牌專業之一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該專業與東軟集團聯合開發了覆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課程模塊,學生可直接參與企業真實項目的研發流程。
據官方信息顯示,該校已與英特爾、IBM、SAP、惠普、思科、微軟、簡柏特、埃森哲等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教育合作關系,并通過“企業導師進課堂”“學生入企實訓”等機制,確保教學內容與產業需求同步更新。這種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為企業輸送了大量“即用型”人才。近年來,學生在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中屢獲佳績,更是印證了該學院產教協同育人的成果顯著。
此外,實踐平臺的規模化建設為專業競爭力提供了硬核保障。學校累計投入1.8億元打造了覆蓋全專業的實驗實訓體系,其中“智能技術與應用實驗教學中心”被列為省級示范中心。這種沉浸式教學環境的效果直接體現在就業質量上,學校近幾年的年度就業率均在90%以上,排在全國和所在省就業率前列。
自成立以來,已有近6萬名畢業生走向社會,遍布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各線城市和各行各業;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知名企業的人數逐年增多,松下、簡柏特、中興、華為、中國電信、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都成為了學子們大展才華的舞臺。就業滿意度、教學滿意度連續多年均高于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水平。
對于一所高校而言,加強專業建設,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中之重。對于考生而言,選擇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這樣一所專業建設成效顯著、人才培養特色鮮明的高校,意味著在求學期間就能獲得行業認可的實踐能力,在就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