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AR/AI智能眼鏡迎來高光時刻。在B端層面,無論是科技大廠、還是創業企業等諸多企業均在跑步入場智能眼鏡領域,整個行業似乎在“狂歡”。
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與AI的快速發展、風口息息相關;另一方面,眼鏡形態產品被普遍認為是AI的最佳載體之一;再者,國外已出現了爆款單品,極大地起到了推動作用;此外,資本也在流向該領域等。多重因素綜合影響之下,造就了當下智能眼鏡賽道的如火如荼。
反觀,2025年元旦前后,AI眼鏡領域傾向于一些新銳企業或者并非為公眾所熟知的企業在入場或發售。例如,2024年12月,閃極科技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AI眼鏡——閃極AI“拍拍鏡”A1。
值得注意的是,閃極科技并非是AR眼鏡廠商,而是一家硬件企業,其致力于打造橫跨消費類、家庭、出行領域的全球充電及儲能的領先品牌,此前其推出產品包括了氮化鎵充電器、移動電源等。2023年,閃極科技內部正式決定進軍AI硬件領域,計劃利用一年時間研發并推出一款在持久續航、高清拍攝、影音質感及AI能力等方面極具競爭力的AI拍攝眼鏡。
又如,在智能眼鏡領域新銳企業還有蜂巢科技旗下AI智能眼鏡品牌界環。去年12月,蜂巢科技推出界環AI音頻眼鏡時尚眼影款、市場腮紅款;去年11月,Looktech正式推出了一款融合眼鏡、耳機、相機和AI功能的智能眼鏡產品。該產品次月Kickstarter開啟眾籌,起售價199美元,今年1月底陸續發貨。
而到了2025年,在國產智能眼鏡領域,極有可能成為百度、小米、字節跳動等大廠的主場。作為2024年中國智能眼鏡領域的大事記之一,大廠百度推出AI眼鏡。2024年11月,在百度世界2024上,小度科技CEO李瑩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小度AI眼鏡。該眼鏡具備多種先進功能和技術參數,為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
據了解,小度AI眼鏡重45克,設計輕便,適合長時間佩戴。視覺方面,配備16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支持AI防抖,確保畫面穩定。聽覺方面,采用四麥克風陣列,精準捕捉語音,配備開放式防漏音揚聲器,清晰反饋。續航上,低功耗設計使待機長達56小時,連續播放超5小時,且支持30分鐘快充。
此外,小度AI眼鏡憑借AI技術,能提供私人導游服務及卡路里識別、識物百科、視聽翻譯等實用功能,還支持智能備忘。這款眼鏡不僅是新產品,更展現了AI技術與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
據了解,小度AI眼鏡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百度旗下的小度AI將面向市場發售,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同時,小度AI眼鏡也將憑借百度大廠的品牌背書,產品或會在市場層面帶來較高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來,關于小米AI眼鏡即將來襲的聲音越來越強烈。不久前,小米眼鏡官方微博正式上線的消息在智能眼鏡圈,乃至科技圈被刷屏,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對此,小米相關負責人持否認態度。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微博發文表示,“大家如此關注小米眼鏡十分欣慰,在此感謝大家,不過非常抱歉要掃大家的興了,該帳號為多年前申請,并非新上線,特此說明!”
不過,關于小米AI眼鏡或智能眼鏡的相關問題,上述負責人并未提及,也并未否認該產品的存在或發布在即。
而市面關于小米推出AI眼鏡的消息被頻頻傳出。去年臨近年底,市面就有消息稱小米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新一代AI眼鏡的發布,并已與歌爾達成合作,預計該產品將于2025年4月的米粉節期間面世。小米創始人雷軍對這款產品的出貨量寄予厚望,預期銷量將超過三十萬臺。
據知情人士透露,小米AI眼鏡將全面對標Meta Ray-ban,不僅搭載先進的AI功能,還集成了音頻耳機模塊和攝像頭模塊,并計劃以小米自有品牌的形式推出。
而最新市面消息顯示,小米AI眼鏡或會采用“電致變色”技術,有業內人士披露的信息,或是暗示出小米AI眼鏡將會與小米汽車采用相同或接近的色系。值得注意的是,近來,有市面消息顯示,小米AI眼鏡的發布或定在今年5月,次月正式開售。
盡管市場信息關于小米AI眼鏡發布時間眾說紛紜,但猜測發布時間節點集中在今年上半年。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市場或許可以看到小米AI眼鏡的真面目。
眼下,未來新一代小米AI眼鏡或正如市面預測那樣,將對標Meta旗下AI眼鏡。眾所周知,向來小米產品以高性價比著稱,未來該產品一旦落地,面向市面銷售,或將普惠國內消費者,為市面帶來物美價廉的AI眼鏡產品。
在筆者看來,未來小米一旦產品落地,單憑品牌號召力,或許會極大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不得不說,這是隱形的“顛覆者”,也被國內市場寄予厚望。更為重要的是,為國內AI眼鏡市場帶來諸多方面的積極意義和影響。
除此之外,市面還傳來了字節跳動正在研發AI眼鏡的消息。消息顯示,字節跳動正在研發的某款AI眼鏡正在考慮采用恒玄2800+研極微ISP芯片方案。
盡管這一方案目前尚未確定為最終方案,但它已經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據了解,恒玄2800芯片作為主控芯片,在性能上表現出色。然而,為了滿足AI智能眼鏡的拍攝功能需求,還需要外掛一塊ISP芯片。ISP芯片是專門設計用于圖像信號處理的芯片,它在決定主打拍攝類的AI智能眼鏡成像質量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高通 AR1芯片相比,恒玄2800芯片外掛ISP芯片的方案具有高性價比和低功耗長續航的特點。據某研發團隊表示,通過調校ISP芯片,可以達到接近于高通AR1芯片實現的拍攝效果。更重要的是,該方案的成本遠低于高通AR1芯片方案,僅為后者的幾分之一。這意味著整體AI智能眼鏡的BOM成本可以控制在千元以內,產品零售價也有望做到1500元以內。
事實上,市面傳出字節跳動加碼AI眼鏡的消息的由來已久。去年9月消息,字節跳動成功完成了對開放式耳機品牌 Oladance(主體公司:深圳大十未來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當時行業普遍認為后續字節跳動有望推出AI智能眼鏡。
對于字節跳動收購 Oladance要做AI智能眼鏡的猜測不無道理。作為AI智能眼鏡重要組成部分,音頻占據著重要地位。而AI眼鏡形態自然不能采取入耳式耳機傳遞與用戶之間音頻或音頻交互,這時開放式耳機及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而Oladance正是開放式耳機領域中的佼佼者,擁有領先的技術。
如今將Oladance這一優秀的開放式音頻廠商收入囊中,未來是或可能將音頻技術嫁接到智能眼鏡上。同時,這也能讓字節跳動短期之內掌握到這一類技術,省去漫長的研發成本等。疊加,字節跳動本身在AI方面就有著不小的布局。手握AI與開放式音頻技術的字節跳動,未來極有可能推出AI智能眼鏡產品,畢竟除了手機外,眼鏡也是一個很好搭載AI的載體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伴隨著智能眼鏡市場也迎來快速發展期。根據國際知名數據機構IDC于近期發布的《2025年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十大洞察報告》,全球智能眼鏡市場的出貨量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1280萬臺,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預計將突破275萬臺,同比大增達107%,領跑全球。
快速發展的智能眼鏡市場,疊加這些大廠或有意要入局智能眼鏡賽道,同時,小米、字節跳動等大廠或極有可能有產品落地。在品牌高知名度的加持與帶動下,未來國產AI智能眼鏡出貨量極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