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蘭花集團玉溪煤礦獲悉,該礦井下矸石智能分選和不可利用矸石返井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標志著晉城市首個煤矸石固廢綜合處置項目正式建成投運。
在玉溪煤礦地下600米深的巷道中,一臺高10余米的設備連接在煤礦主皮帶上。體積較大的炭塊和煤矸石被篩選出來進入一臺類似“太空艙”的設備,通過數字化識別系統時,煤矸石被精準“透視”,并在高壓風槍精準打擊下完成煤與矸石的高效分離。
玉溪煤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正是煤矸石固廢綜合處置項目中的井下矸石智能分選系統。通過該系統,體積較大的煤和矸石通過X射線和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分離。隨后通過不可利用矸石返井系統,體積較小的煤矸石升井后在洗煤廠經過洗選,可利用部分用來發電、制磚和鋪路,不可利用部分則運送回井下充填點;通過充填系統,不可利用煤矸石被運送至巷道充填點,進行科學合理的充填作業。“這種創新且高效的返井充填技術,有效降低了礦井排矸的成本,增大了配套洗煤廠的實際生產能力,并切實減少了煤矸石在地面的大量堆積,極大改善了礦區周邊的生態環境?!?/p>
玉溪煤礦核定生產能力240萬噸/年,是晉城市核定生產能力最大的市屬礦井。自2019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開展井下矸石智能分選系統和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試點單位后,該礦積極制定詳細的試點實施方案,明確各階段目標與任務,先后投資2791.8萬元,完成礦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土建工程等,2024年10月項目完工并進入為期3個月的聯合試運轉。1月2日,相關技術專家組成的驗收委員會對項目進行竣工驗收。
隨著煤矸石固廢綜合處置項目投運,玉溪煤礦實現了煤矸石的資源化利用,還探索出一條綠色創新的礦山發展新路徑,為煤炭行業固廢處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下一步將繼續秉持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優化技術工藝,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為守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山西貢獻更大力量。(鄭璐 劉峰)
編輯:李柯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