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出了一個影視娛樂“事件”。張頌文拍戲間隙,坐車出來,有疑似粉絲的人員圍觀,并且有疑似粉絲的人員,向車內扔了一個疑似信件的包裹。幾秒鐘之后,這個包裹被扔出張頌文所在的車外。這個視頻內容,被互聯網曝光出來,網友們的說法不一。(本文部分配圖,采用張頌文老師精彩影視劇海報)
有批評張頌文的,也有批評粉絲的,更有自稱是現場工作人員出來幫助張頌文說話的。說的是什么話呢?說的是,張頌文多好,對粉絲多體貼,出現了扔包裹信件的事情之后,他又遵從張頌文的安排,重新收取了信件等等。
如果這個自稱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說話,真的代表張頌文的話,那這次發言,讓人瞧不上。目前來看,這個自稱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份真假難辨,畢竟,平臺也沒有給他當事人身份認證。我們假設他的身份是真實的,張頌文經常出片場和粉絲們打招呼,并且收信件,那這就是張頌文的個人問題了!
和粉絲打招呼,收信件,其實就是給某些缺乏基礎思考能力的粉絲打雞血,讓它們(抱歉,這些粉絲缺乏獨立人格,不能用他或者她)蜂擁而至。這種做法,會造成片場的交通堵塞,并且帶來很多安全隱患。所以,幫著張頌文發言的那個自稱現場工作人員的人,身份是不是真實的,很重要。這涉及到如何評價張頌文的做法。
如果張頌文真的總是在片場外向粉絲問好,收粉絲信件,那這次,他把“粉絲”的東西扔出來,就是錯誤的,是走流量明星的路線,卻沒有流量明星的“素質”了。流量明星這東西,是韓國娛樂最先發明出來的,就是造個星,給粉絲們洗腦,從而,在粉絲們那里“騙錢”。當然,韓國流量明星有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對粉絲那是百依百順、卑躬屈膝的。
流量明星這個東西來到咱們國家之后,有一些新變化——不是流量明星對粉絲卑躬屈膝了,而是粉絲們甘愿跪著。這在正常邏輯上,是沒法讓人想明白了——作為粉絲,是消費方,是上帝啊,誰花錢誰才是大爺啊,怎么消費者反倒是跪著了呢?可能,很多粉絲有受虐心理吧,跪著給流量明星送錢才舒服吧。
回到“張頌文把粉絲信件扔出窗外”這件事情當中來,這些送信、送東西的粉絲,也是咎由自取。我們在譴責張頌文現場慰問粉絲的行為不妥之外,則是需要批評這些粉絲。有那時間,干點什么不好啊,非得眼巴巴地給明星送東西去?有那時間,你們回家給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多好啊。再不濟,你們多背倆數學公式也行啊。在這群粉絲沒有獨立人格的前提之下,別說扔出車外了,扔到它們臉上,它們都不會覺出啥來。
出于隱私,我們不能追問被扔出信件的那位粉絲的心理感受。但是,我們可以追問整個粉絲群體的心理感受——你們是不是清醒多了,是不是知道自己的無知與可笑了呢?其實,類似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老編我加一個例子。某片方邀請我看一部電影的點映,結果,是粉絲場。天雷滾滾,她們(無意侮辱女性,但真的都是女性)這群粉絲開始給男主演送東西,化妝品啊之類的,說偶像拍戲辛苦,自然條件惡劣,都黑了等等。
您猜怎么著?見面會結束之后,這位演員直接把粉絲們送的東西全扔了,就扔在了垃圾桶當中。我當時還問工作人員呢,送東西這個秀,是不是你們工作人員表演出來的?得到的答復是,真的是粉絲自發送的。扔呢?嗨,每一場都扔,粉絲就是個屁。我說,你們以后不要安排我和這群粉絲一起看電影,鬧得慌,降低智商。
發生“張頌文把粉絲信件扔出窗外”這件事情之后,張頌文這邊應該做出積極反應,那就是明確告知粉絲,不要成為任何人的粉絲,你們是獨立的人,是獨立的影視劇觀眾,你們需要追的是優秀的文藝作品,不是演員,更不是明星。然而,目前為止,我們并不能看到張頌文這么做。可能明星演員們也清楚,成為流量明星,是多么的吃香吧。但要成為流量明星,就請尊重流量明星低三下四的原始狀態,給粉絲們“跪著”去。
我感覺,出現這件事情之后,對所有的粉絲都是好事情,讓它們清醒了不少。尤其是那些青少年無知型粉絲。把這個視頻拿給它們看,好極了,可以避免不少應援悲劇。還是那句話,有那閑錢閑工夫,你們多回家幫著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吧!(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