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昊醫(yī)生:你是否曾經感到胸悶、胸痛,卻認為這只是疲勞或消化不良的表現(xiàn)?事實上,這些癥狀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心梗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但如果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并采取行動,就能有效降低風險。今天,我們將揭示心梗的早期癥狀,幫助你識別危險信號,守護心臟健康!
趙宇昊,京城名醫(yī)館,主任醫(yī)師,任職于北京中大中醫(yī)醫(yī)院、北京市鼓樓中醫(yī)醫(yī)院。
一、心梗的早期癥狀:別忽視這些信號
心梗(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完全堵塞,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在發(fā)作前,身體往往會發(fā)出以下警告信號:
1.胸悶、胸痛
特點:壓迫感、緊縮感,像一塊大石頭壓在胸口。
部位: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下頜。
持續(xù)時間:通常持續(xù)數(shù)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緩解。
2.氣短、呼吸困難
特點:活動后加重,休息后緩解。
原因:心臟供血不足,導致肺部淤血。
3.出汗
特點:突然出冷汗,尤其是額頭、手心。
原因:交感神經興奮,身體對缺血的反應。
4.惡心、嘔吐
特點:可能伴有上腹部不適,常被誤認為是胃病。
原因: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經,引起胃腸道反應。
5.疲勞、乏力
特點:無明顯原因的極度疲勞,活動后加重。
原因: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全身供血不足。
6. 頭暈、暈厥
特點:突然感到頭暈,甚至短暫失去意識。
原因:心臟供血不足,導致腦部缺血。
二、哪些人更容易發(fā)生心梗?
以下人群需要特別警惕心梗的風險:
1.高血壓患者: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壁,加速動脈硬化。
2.高血脂人群:血脂過高會導致脂肪在血管內沉積,形成斑塊。
3.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增加狹窄風險。
4.吸煙者: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加速血管老化。
5.缺乏運動者:久坐不動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變差,增加心臟負擔。
6.有家族史者:家族中有心梗病史的人,風險更高。
三、心梗的緊急處理:抓住黃金時間
心梗發(fā)作后的每一分鐘都至關重要,以下是緊急處理的關鍵步驟:
1.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 如果懷疑是心梗,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盡快就醫(yī)。
2.保持安靜
- 避免活動,保持平靜,等待救援。
3.含服硝酸甘油
- 如果懷疑是心絞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緩解癥狀。
4.吸氧
- 如果有條件,可以吸氧,緩解呼吸困難。
四、如何預防心梗?
1.健康飲食
低鹽飲食: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減少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的攝入。
低脂飲食:減少紅肉、油炸食品的攝入,多吃深海魚、堅果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高纖維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幫助降低血脂水平。
2.堅持運動
有氧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
力量訓練:每周進行2-3次力量訓練,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環(huán)。
3.控制“三高”
高血壓:定期監(jiān)測血壓,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
高血脂:通過飲食和藥物控制血脂水平,減少斑塊形成。
高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管內皮損傷。
4.戒煙限酒
戒煙: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
限酒:過量飲酒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5.減壓放松
冥想:每天進行10-15分鐘的冥想,緩解壓力,降低血壓。
瑜伽:通過瑜伽練習,放松身心,改善血液循環(huán)。
6.定期體檢
心電圖:檢查心臟電活動,發(fā)現(xiàn)潛在問題。
冠脈CT:評估冠狀動脈是否有狹窄或堵塞。
血脂檢測:定期監(jiān)測血脂水平,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胸悶胸痛可能是心梗的前兆,我們絕不能忽視!通過科學的辨別和處理方法,我們可以有效預防和應對心梗,守護心臟健康。
你的心臟健康嗎?快分享給身邊的人,一起守護健康!
注:醫(yī)學科普僅供參考,如果有相關問題請立即到醫(yī)院就醫(yī),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北京中大中醫(yī)醫(yī)院掛號中心,免責聲明:本文使用的圖文等作品來源于公眾號北京中大中醫(yī)醫(yī)院掛號中心,轉載文章所有版權均屬于原作者。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我們也注重精選好文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在后臺留言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