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介紹
馮德祥,1953年生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年青時就酷愛文學創作,并發表過很多文學作品,而且涉獵頗廣,對中國畫、西洋畫、文學創作、美學方面理論研究均有一定造詣,尤其書法及繪畫功底扎實,能夠表現多種語境與題材。受過書協秘書長及歐陽中石老師指教。繪畫受過大寫意畫家陳碩石,劉冠廷,白石先生后人及孫菊生和山水畫家周元亮等多位大師的指教。后因工作關系放筆三十年,近年來退休又重新拾筆,堅持“取法傳統,外師造化”的創作理念,經過長期藝術實踐,提出了“真性情、善表意、美與共”三位一體的做人為藝主張。
現為文化旅游部中國文化研究會會員,北京中國書畫協會會員。
圖片作者范仲謀
定義與背景
超現實主義起源于20世紀初,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影響,強調潛意識、夢境和非理性思維。它試圖突破理性束縛,探索內心世界。
主要特點
夢境與幻覺作品常呈現夢境般的場景,打破現實邏輯。
象征與隱喻:通過象征性元素表達深層情感或思想。
拼貼與變形將不相關元素組合,或扭曲現實形象,制造奇異效果。
自動繪畫:藝術家通過無意識創作,捕捉潛意識的表達。
圖片作者范仲謀
范仲謀的超現實主義樹枝作畫作品,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理解和欣賞:
超現實主義的核心精神
超現實主義強調潛意識、夢境和非理性思維,范仲謀的作品通過樹枝這一自然元素,可能試圖表達內心世界或潛意識中的意象。樹枝的形態多變,能夠象征生命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范仲謀的超現實主義樹枝作畫作品,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理解和欣賞:
1、超現實主義的核心精神
超現實主義強調潛意識、夢境和非理性思維,范仲謀的作品通過樹枝這一自然元素,可能試圖表達內心世界或潛意識中的意象。樹枝的形態多變,能夠象征生命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圖片作者范仲謀
2、自然與超現實的結合
樹枝作為自然界的元素,在范仲謀的作品中可能被賦予了超現實的特質。通過扭曲、變形或與其他不相關元素的結合,藝術家打破了自然的常規形態,創造出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視覺效果。
圖片作者范仲謀
3、象征與隱喻
樹枝在超現實主義作品中可能具有多重象征意義。它可以代表生命的成長與衰敗、時間的流逝、或是人類情感的復雜網絡。通過樹枝的形態和組合,范仲謀可能在探討這些深層次的主題。
圖片作者范仲謀
4、技法與表現
范仲謀的樹枝作畫可能在技法上采用了超現實主義常用的自動繪畫或拼貼手法。通過無意識的筆觸或意外的組合,藝術家捕捉到了潛意識的表達。觀察作品的線條、色彩和構圖,可以更好地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
圖片作者范仲謀
5、情感與氛圍
超現實主義作品往往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和獨特的氛圍。范仲謀的樹枝作畫可能營造出一種夢幻、神秘或憂郁的氛圍,觀眾可以通過感受這些情感來深入理解作品。
6、個人與文化的背景
了解范仲謀的個人經歷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超現實主義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范仲謀的作品可能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超現實主義的元素。
圖片作者范仲謀
7、開放性的解讀
超現實主義作品通常具有多義性,允許觀眾進行多種解讀。范仲謀的樹枝作畫可能沒有唯一的解釋,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賦予作品不同的意義。
8、作品示例
假設范仲謀的一幅樹枝作畫中,樹枝以不規則的形態延伸,與其他自然或非自然元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夢幻般的場景。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復雜性和時間的流逝,或是藝術家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思考。
圖片作者范仲謀
總結
范仲謀的超現實主義樹枝作畫作品,通過自然元素與超現實手法的結合,探索了潛意識、生命和時間的主題。理解這些作品需要觀眾具備開放的思維和對超現實主義藝術背景的了解。通過感受作品的情感氛圍、分析象征元素和聯系藝術家的背景,可以更深入地欣賞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
圖片作者范仲謀
畫家個人藝術簡介
范鐘鳴
1958年生于上海
1984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大學藝術系。
范鐘鳴自幼學習國畫,青年時期開始鉆研和實踐現當代藝術。
1985年移居日本后,在日本和美國推介中國當代藝術的同時,創作了大量當代藝術作品;1991年到1996年曾任教于日本東京藝術專科學校。2005年歸國,開始撰寫藝術批評文章并翻譯出版了多部藝術理論著作。
近十幾年來,范鐘鳴不斷探索新的繪畫形式,把裝置與繪畫結合在一起,創作了一批使用日常材料的原創性作品。
近年參展(節選):
2023年,《北京Untitled東京—— 當代藝術家六人展》 兆域空間 北京 中國
2023年,第九屆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 LL Contemporary 巴黎 法國
2023年,《東極的磁場 In WAKASA 2023》群展 熊川宿若狹美術館 福井縣 日本
2021年,《非常?異常——時尚藝術展 》群展 外灘時尚文化創意中心 寧波 中國
2021年,《藝術三昧——三人展》 妙山美術館 湖州 中國
2021年,第九屆深圳國際藝術博覽會 深圳 中國
2021年,《鷹城星光——全國美術作品提名展》 平頂山美術館 平頂山市 河南省 中國
2020年,《從未走遠——京滬藝術家六人展》兆域空間 北京 中國
2020年,《修禊事也—— 長三角地區高校藝術聯盟當代藝術展》柯橋美術館 紹興 浙江省 中國
2020年,《邊界——當代藝術作品展》群展 新華新空間 上海 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